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8日 星期日

    赋韵书籍设计

    吕敬人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8日   11 版)
    “万物照应剧场“系列(书籍设计) 杉浦康平

        随身携带一台高精密度录音机,在清晨的丛林中录下鸟叫,在溪谷中录下潺潺的流水,白天人来人往小街市井的嘈杂声、静籁夜晚的虫鸣和风啸声都被认真地采录下来……这些声音,都将成为设计的灵感之源。他是杉浦康平,一位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师。

        杉浦先生说:“书籍设计使无生命体得到生命。”193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的他,创造性地将亚洲传统和神话中的图像、纹样、造型融入平面设计中,在日本设计界独树一帜。从跨入杉浦康平先生在东京涉谷的事务所之门的第一天算起,至今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他的学识、人品、专业态度时时影响着我。

        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投入装帧工作。那个年代,由于社会、经济、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装帧还不能全方位介入到书籍的整体运筹中,更谈不上触及到文本的视觉设计。我所涉及的装帧观念,也仍停留在书的外在封面装饰和简单的版面装潢,与书的整体设计还有一定的距离。1989年到杉浦先生工作室学习,才开始慢慢领悟什么叫做真正的“书籍设计”。

        杉浦先生曾形容一个设计师的大脑就像一个大坛子,随时随地、无时不刻将各种知识或新鲜的感受装进去。除了博览群书外,他喜欢到各地旅行采风。我曾随他一起参加民俗节日活动,拜访民间艺人,参观展览,浏览书店,聆听音乐、观赏话剧电影。刚到东京,他就专门为我买了录像机,提供大量影片,要求我观看各种东西方导演风格的影片。当时尚属新生代的中国电影导演田壮壮的《盗马贼》《蓝风筝》,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影片都是他列出的必看课程,还包括听谭盾的音乐。

        杉浦先生是一位音乐行家,他的工作室就像一个世界音乐的教室,各种音乐,尤其以东方音乐为主,从早到晚,徊绕在整个工作室的各个角落。下午茶的时候,杉浦先生让大家观赏各种短片,有自然科学、人文景观,还有关注现代的科技发展的纪录片,观后他给予点评,并进行讨论。他鼓励大家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杉浦先生对科技的进步同样也抱有浓厚兴趣。这种出自于学习建筑设计经历追根寻底的习惯,使他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据精度的严密要求,来自于自然体验的噪音学说和东方的混沌思想,加上西方科学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形成杉浦设计公式:艺术×工学=设计2,不无道理。

        在杉浦先生的设计过程中,他让我明白所谓书的设计,是在设计者与著作者、出版人、编辑、插画家、字体专家、印制者的不断讨论、切磋、修正中产生的。设计师要以视觉信息传达的特殊性去弥补文字的不足,完善文本传达的有效性,着重于细节处理和工艺环节的控制,以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感性的艺术创造力将书籍的所有参与者整合起来。

        杉浦先生说,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能容下知识的“大坛子”,而且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拿出来——是经过解疑存真,去粗取精,成为创意的智慧点,并赋予个性,是一种跳跃性的思维。设计不仅仅是技巧的物化,更是设计之外的知识展示和修养的显露,犹如绘画界的一句俗语“功夫在画外”,杉浦先生带领我走进“设计”,又让我走出“设计”,从而获得了更为开阔的设计天地。 

        “书,就像打开未知却充满预感的井盖,深井里面盛满故事与思想、声音与影像、生命与地球历史……可以说是触及未知世界的载体。书与一粒种子一样,它能承载释放世间的万事万物。一张纸亦然,拿在手上自然产生天头地脚,从左到右划线,即呈现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流。一张纸既反映时间,又反映空间。白纸一张也应该是一个宇宙。纸张组合起来的书就是高深的容器或一口井,知识与智慧既能往里深入,亦能从中汲取。”近期出版的《旋——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中文版一书中,也可以看到一位书籍设计师的学识、精神和态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