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

    文学时空

    湘乡诗情

    唐朝晖 (北京)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6日   16 版)

        这样一份旧报,铺展开,往两边抚平,脆脆的声音,于是,那些文字被打开,句子还是句子,段落依旧清晰,只是多了无数细小的皱褶。发黄的灯光下,我们在那些深深的皱褶里攀爬,共同的经历以及深藏其中的情感,从报纸的各个山脉流冲下来。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湖南铁合金厂职工为主体的炉火文学社,湘乡市的梦溪文学社、三○五厂文学社、水泥厂文学社、启明星文学社、一中红杏文学社、第四代诗社等近10个社团,融汇成湘乡一处并不鲜亮却无法绕开的风景,那是一抹暗色,始终被调和在湘乡那个时期的种种色彩中。

        那些篇章、那些行走的身影没有走远,似乎依然在我身旁。每个篇章里都有主人公:叶军、张英、王立新、林曼、胡耀松、楚子、湘水、胡勇、章玉、廖洪波、华子、章晖、向阳、吴砾星、陈元初、陈小放、徐秋良、梦瑶、王柏松、刘萍、蒋世龙、谭良全、刘咏、刘家发、谭湘宁、刘卓美、老潘、张丽、周巍巍……我在湘乡的每一种心情与他们相会,诗歌的光芒照耀着夜晚的每一棵树。

        时间叠加、掩埋、冲洗之后,各种团体滋生的纸质媒介渐渐被湮没,但作为个体的文学作者,他们的作品依然如鲜花般盛开在湘乡这块土地上,流动在各个山头,文学枝叶的绿黄浅淡,相继轮回。在湘乡,民间媒介的最后生存者,那个时代的一道飞白小捺,应该就是这份《新世纪诗潮》。

        这份报纸在孤独中燃烧着激情的美丽,楚子、湘水、胡勇和我,四个主编,身边还有那么多青年如火焰般催促、鼓励着我们。在楚子的单身宿舍里,在明亮的灯光下,一张桌子六份菜,一瓶高度白酒和啤酒,报纸就出来了:四个主编凑资,印刷、审稿、编辑、发行,一次性完成。那个年代的工艺全是手工活,我们亲自经历了每一过程。

        虽然仅仅面对着作者本人,但这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吸!我们把那些书写清晰的稿纸小心翼翼地放在工人的拣字盒旁,她们从数以千计的铅字架上准确地把每一个字拣出来。

        报纸第一期出来了,我们四个人在酒的夜色中,在自行车的放歌中冲进黑色的旷野,从湘乡市城区、三○五厂生活区、城乡结合部,到泉塘四中,继续往黑暗里冲。随着路灯的消失,那种黑暗越来越浓,我们只看到皎洁的月光播洒在田野上,撩动人心,那些没有收割的谷子,被我们的心情收割。

        想念在湘乡与诗有关的那些日子。(作者为《青年文学》原主编,出版有《梦语者》《一个人的工厂》《镜像的衍伸》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