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

    乔布斯与爱迪生

    林谷芳 孙小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06日   15 版)

    林谷芳:文化评论人,音乐家,台北书院山长,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

     

    孙小宁:文化记者,现供职于《北京晚报》。

     

        孙小宁:乔布斯逝世,感觉全世界的知名人士都发表了悼念之词。奥巴马和乔布斯的传记作者还把他和爱迪生并列而论,您的看法呢?

     

        林谷芳:乔布斯的确是当代的传奇,他的消逝就是传奇的消失。在这一切被解构的时代里,浪漫已少,传奇更消失殆尽,而即便放在聚光灯的检验下,乔布斯却仍缔造了传奇。但话虽如此,把他直接定义成传统意义上的伟人,则是危险的。

     

        爱迪生的发明,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基本需要,它比较像烹调从生食到熟食或食物生产的改变。而乔布斯带给人的,还更多是衍生性需要。

     

        孙小宁:如何来鉴别此间的差别呢?

     

        林谷芳:在早先的时代,科学发明作用的正负非常明显。尽管任何事在相对世界里都祸福相倚,长短互见,但在过去,这个长短、祸福很清楚。举个例子,汽车发明出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行动更迅速。但汽车浪费资源,造成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你在衡量你要不要汽车,以及人类怎样被汽车改变的时候,它很好衡量。现在可以说,人类已经基本不可能没有它,但还是希望它污染少一些,未来最好能完全用电力,尽量往好的方向走。在这一点上取舍很容易。

     

        但信息的发明,长跟短在哪里,虽然也可以讲出来,却很不好具体衡量。

     

        比如,像乔布斯这种,他改变了世界,但世界因他更好或更坏,却无从衡量起。你会发现,因为有他,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因为可以从中取得诸多方便。但这里也伴随了许多垃圾,让我们更难发现真实。当然,它更伴随了另一种依赖,你看我们有多少时间,手拿着一个苹果手机玩来玩去,又没有跟谁联络。所搜的信息也许有一两句话对我们有用,或者触动我们,但我们搜索它,又花了多少时间,这触动能有多少真实深刻,也难讲。

     

        台湾作家隐地有一次在一个新书发布会上讲,他不晓得为什么这个瘦瘦的人喜欢玩的东西,搞得我们大家这么亦步亦趋?我们干嘛让这个人摆布我们一辈子?这说得有道理,他并不是在否定乔布斯,而是说,在这件事上,人的主体性为什么会这么低?一个出色人物的英年早逝,确实值得我们哀悼、叹惋,但那种毫无保留的歌颂,仍然显示出我们社会一个非常大的盲点。

     

        孙小宁:对大家为什么迷乔布斯,我开始很不解,后来渐渐有所解。乔布斯做产品就像做艺术品一样追求外观内里的完美,所以很多人谈到他们对乔布斯产品的喜欢时,感到就像是在收藏艺术品,苹果产品每种都想拥有。而且,乔布斯确实利用技术促进了电影业、音乐产业的推进。比如一个剪辑师就说,以前得用几位剪辑师好几架机器做一部电影,现在用乔布斯的软件程序,一个人就OK。

     

        林谷芳:乔布斯的产品,是改变了人类相当的行为方式。但是不是径称他为伟人,他所做的主要都属于正面的贡献,这还是另一层次的问题。把乔布斯当成生命公案来看,会更真实、更有意义,公案是面镜子,你怎样看就映现了你在怎样的生命层次。

     

        在此,我并不赞成把乔布斯与爱迪生相提并论。爱迪生就像我们前面谈的,他的科学贡献,长短非常容易看到。你晚上没灯,他就发明了电灯;你无法远程联络,他就发明了通讯。没有爱迪生,我们的生活就不方便,他的发明冲破了人类生活基本的限制。但乔布斯的发明,更多是刺激了衍生性的需要。没有乔布斯,我们的生活并没缺什么东西,行为受限也不多。

     

        孙小宁:我现在认为,乔布斯之所以成为这个时代最瞩目的符号,一是因为他创立的苹果帝国,另外还因为在他的行为理念之间,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比如他强调创新,但却要强烈地控制苹果在一个高度封闭的体系之内。因为他不相信,别人可以如他那样把产品做到极致。他禅修,但也吸迷幻药。在重回苹果之后,他开始宣称只拿企业象征性的一美元,表示他不为钱工作,不久他又要求董事会分他比他们预想还要多的股权。乔布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悖论的一部分。

     

        林谷芳:世上的英雄豪杰都有想两者得兼的心态,而他们的确也较常人更有两者得兼的能力,但问题是,这得兼的欲求,即唯我独尊,在生命就只会加深执着,而你的欲求扩展也会与别人的欲求扩展打架。(摘自《观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禅问》,林谷芳、孙小宁著,作家出版社6月第1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