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十天,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泡桐树小学境界分校的教师们便早早地忙开了,教室过道换上了新的地板胶,增加了大批图书,新增的10多套电子白板系统、投影仪到位,实现了班班有多媒体。校长陈群说,现在不用为设施操心,缺什么,教育部门会自动逐年配备到位。
缺什么,教育部门自动配备什么,这些都是成都市运用多维度测评体系对义务教育进行均衡监测的结果。目前,成都市在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已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监测评估体系,把以往的达标性评估逐步改变为动态性监测评估,让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看得见、摸得着、测得准、信得过,新体系的建成推动了成都义务教育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的跨越。
用监测体系促进均衡发展 全面缩小办学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成都把推进“学有良教”作为建设宜人成都的重要任务。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谈及教育时说:“要下大力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合理配置好城乡之间、圈层之间的教育资源,努力为全体市民提供均等化、优质化的教育公共服务。”
但怎样的教育才算均衡,如何让对教育的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成都市教育主管部门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伊始就在思考。
“教育的均衡不能靠主观判断,要有一套客观的科学指标。”成都市教科院院长助理秦建平是成都市义务教育均衡化测评体系的主研人员之一。他说,教育公平一般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层面。在成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已经得到保障,因此,均衡监测重点放在了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面。
研究团队从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质量4大方面考察义务教育公平,选择的监测指标包括: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图书册数、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师比、平均班额数、学生巩固率等14项主要指标。指标数据每年监测,数据来自统计和不定期的抽查,做不了假。校际均衡监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监测、学生体质监测等一揽子监测构成多维度科学评估体系。
秦建平说,通过均衡监测体系,能发现县域内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及差距发展变化趋势,便于政府扶助弱势学校及其弱势方面。一旦监测结果作出预警或提出行政干预措施建议,各区(市)县便会高度重视,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力。
监测成为决策依据 不断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如果不是这几年的均衡政策,黄龙溪学校不会变化这么大!”站在巴蜀韵味十足的校园里,双流县黄龙溪学校校长罗明福感慨万千。当地群众形容过去的学校,“一个垮杆(即将倒闭之意)初中,一个簸箕大(很小之意)的小学”,教师想跑,学生外流。后来,黄龙溪初中和小学进行整合建设,逐年按照均等化的要求配备设施,学校现在的条件比城区学校还要优越。
黄龙溪学校的变化正是成都教育均衡监测所带来的结果。监测数据如今已成为成都市及各区(市)县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2011年10月,成都市作出了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等一系列重大决定。2011年12月,成都市又决定,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用3年时间,新增投入近40亿元,推进教师素质提升、信息化建设、教室光环境改造、运动场改建等7方面的工作,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达标。
根据监测结果,2012年,成都市将经济困难区市县的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缺口、生均公用经费缺口统一由市财政予以解决,真正实现了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的转变,解决了城乡教育发展差异、区域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统计显示,过去10年,成都市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年均增长26%。
现在,教育均衡监测结果的决策依据作用和工作督促作用已充分发挥出来。对监测的重要指标及均衡差异拉大的情况,教育部门会向当地政府抄送,督促政府部门立即改进。
成都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市民教育公平满意度评价、教育公平现状总体评价都位列成都市第一名。而由14项监测指标的差异系数合成的均衡指数显示,成都市2010年的均衡指数是0.41,2012年均衡指数下降为0.32,均衡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各区(市)县提前8年全部达到国家基本均衡县要求。
均衡监测推动教师流动 优秀师资流向基层
“如果说硬件是实现均衡的基础的话,教师的均衡才会实现真正的均衡。”成都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陈蕾说,在教育均衡监测的推动下,县域内,甚至全市范围内的教师流动和均衡正加速形成。
“今年又给我派了6个优秀教师来!”双流县双华小学校长李顺榕掰着指头细数变化。当年,当她带着几位优秀教师从双流县最好的实验小学调任这所乡村小学时,村民们欢呼雀跃,“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可她却苦闷至极,当时双华小学仅12名老教师,6个班,要啥缺啥。如今已有23个班,1000多名学生,伴随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每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量涌入双华小学。
李顺榕说,双流县对薄弱学校的扶持,最重要的就是选派优秀教师并加快教师的培养。现在,双流实验小学和双华小学每年都要互派两名教师,工作2至3年,同时,部分教师由双流的名师辅导带领,学校20%的公用经费用在了教师培训上,教师获得大量提升的机会。
成都市的校际教育均衡正全面形成。在青羊区,通过八大教育集团,实现了大范围内的管理、资源、教师共享,快速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成都市目前共组建义务教育名校集团52个,带动125所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健康发展,225所较好学校与255所较薄弱学校形成跨区域结对帮扶,满足了群众上好学校的诉求,“择校热”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现在,成都市正全面推行教师县管校用的制度,教师均衡配置成为常态。每年,从城区选拔40名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3年,从农村学校选拔40名后备干部到城区挂职锻炼1年,城区1%的教师选派到农村定期服务。去年,成都县域内校级干部交流任职389人,教师交流4759人。
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吕信伟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价显示,全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异已极大缩小,108.3万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共享均等的优质教育。(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