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直到13岁还不会说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华人,时至今日,不仅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开办了印尼唯一的一家专营中国大陆书籍的中文书店,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他就是第七届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印尼出版家杨兆骥先生。在杨先生赴京领奖前夕,他愉快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专访。
杨先生介绍说,印尼曾有长达32年的时间禁锢中文,因此绝大部分人不懂中文。在他看来,印尼和中国原本是两个友好的国家,但在印尼中文教育被割断几十年里,人民之间却失去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所以,当上个世纪90年代末印尼有关中文的禁锢政策一开放,他和其他几位同样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士就决定进入汉语传播行业。“为了促进中华文化和印尼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我们马上决定开办一个书店。为什么呢?就是让印尼人有机会学习汉语,学习中国的文化。”
谈到书店的经营状况,杨先生表示,在印尼,懂中文的大都是老一辈华人,或者专门研究汉语或者从事教学工作的印尼人,买书的人相当有限,书的销量不是很大。因此,从商业角度看,现在投资书店赚钱很难。但是,他认为,毕竟印尼有很多华人,他们需要中文图书,不少印尼人也需要买中文书,而这个书店的存在,就使人们有了买书的机会,就有可能影响更多的人,向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杨先生坦言:“我知道在印尼开中文书店会赔钱。这个书店是我所有生意当中最小的部分,却是我最喜欢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故事引人入胜,通过读书,会有很多人爱上中国,爱上中华文明。因此开办中文书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它的价值也不能用钱去计算。”“不赚钱也要做,这是我的一种信念,是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尊重,是对文化价值的一种崇拜!这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得到。”杨先生强调说。
在杨先生的联通书店内挂着一幅字——书香源自太阳升起的地方。杨先生说,这是他的一种浪漫想法。因为印尼在世界的东部,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他希望印尼人人都喜欢读书。而对于杨先生本人来说,直到13岁还不会说汉语,也不会讲印尼官方语言,只会讲一种印尼方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中国的儿童故事,一下子就爱上了它。“我喜欢它,把它当成最亲爱的人。我懂印尼语、汉语、日语,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最优秀的部分,但我特别喜爱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化传播大国,这也是我卖中文书的重要原因。”
今天的联通书局已由单纯的书店发展成出版社兼营书店,联通出版的《千岛娃娃学华语》等汉语教材已占到印尼市场的50%。此外,联通书局还将中国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翻译成印尼文出版成书,向印尼主流社会传播,销量和反应都很好。
谈到此次获奖,杨先生感慨地说:“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府没有像中国政府这样对图书文化出版这么关注。”杨先生说:“中国政府向我们颁奖,代表了中国政府对我们这些一直钻研中文、介绍中文、推广中文的图书出版者、翻译家的奖励和感谢。中国政府很关注我们,这非常好。包括印尼出版集团都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做得好,是别的国家必须学习的对象。”
(本报马尼拉8月29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