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30日 星期五

    青春荟

    还 乡

    纳兰妙殊 (北京)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30日   16 版)

        “还乡”时的情形,无非两种:混得不行,比从前还不如;或者混得好,比从前阔得多了。前者如老歌所唱:“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这种情况一般人是没脸回老家的,咬紧牙在外面挺着,等老乡来了可怜巴巴地问一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但如若“抖起来了”,那可必定要还乡。裘马翩翩,腰金衣紫,前呼后拥,在故乡街上游行一圈,欣赏那些轻看过自己的乡亲们惶恐诧异的表情。噫嘻!人生至乐,无过于此。

        《旧唐书》中振振有词地说,“衣锦还乡,古人所尚”。“古人”者谁?可能是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项羽定都关中,他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也有可能是说苏秦,苏秦微时受过些家里人的冷眼,后来靠舌粲莲花当了“从约长”“相六国”,回乡时排场摆得如王公贵胄。“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坏笑着,明知故问:嫂子何前倨而后恭?小人得志,其状如是。我猜这句话他在心里酝酿很多年了。这一篇《史记·苏秦列传》,说六王的段落堂皇得很,忽笔锋一宕,写出这一段,世情冷暖,尽在其中。

        人难免以鸿鹄自许,虽然晚饭米都不知哪里去寻,也定认为某家一时落魄,早晚飞黄腾达(这类榜样又是那样多,如那伊尹躬耕,傅说版筑,冯谖弹铗,孙膑刖足,姜太公八十拜相……)。被欺侮轻蔑时,胸中按捺一把无名业火,暗骂,待爷发迹了,饶不过你们这起鸟男女。其心中独白类似宋江刺配时写的反诗: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荣归”之幻梦与嘴脸,人人都有,被呼之为“仙”的李白亦不能免。他不过进京一趟面了回圣,已觉扬眉吐气,“当年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还有一首写给太太的:“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然而嘴脸最难看的,还是朱买臣。朱买臣官拜会稽太守之后,是这么报仇的:回乡后,他换上旧衣衫,把太守印章揣在怀里,不乘车,走路到郡邸,像当年一样跟那里的小吏蹭饭吃,大伙也都照样轻视他。朱买臣又故意让怀里的印章带子耷拉出来,有人好奇,拽出来一看,都吓坏了,奔走相告。等到人们都在院子里哆哆嗦嗦跪拜了一片,老朱这才施施然走出来。后来他又把前妻夫妇弄到自家园子里,供吃供喝。这可不是善举,相当于软禁起来专门羞辱。一个月后,前妻就上吊自杀了。这出《汉书》中的还乡戏,后世人竟还嫌不够过瘾,于是又造出“马前泼水”之桥段。

        微贱者多,微贱而后能变泰者,万中无一。因此人们都爱看还乡戏码,让戏台上的苏秦朱买臣代自己出一口浊气。元曲有《冻苏秦衣锦还乡》,闽剧淮剧都有《苏秦戏嫂》《苏秦假不第》等——“假不第”者,跟朱买臣藏印一样,纯属戏弄,只为耳光扇得更响亮一些。老朱当主角的有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明传奇《烂柯记》,清小说《马前泼水》。能荣归的,都被默认为英雄。这种故事西方也不鲜见,《基督山伯爵》就是此题材之翘楚。瑞士人迪伦马特有一部名剧《老妇还乡》,女人比男人更记仇,手段也更刻毒,还了乡的阔老太太,硬是把薄幸的旧情人逼死才罢休。

        去年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歌手李代沫,红了之后有一首歌唱道:“那时候凄惨的我,吹着北风看月亮,我记得那些人话说的多酸,死了也没人管……想对回忆打一枪,让我平反,跟昨天的昨天上诉。”这是所有出身寒微人的心声。当年自尊上留的伤痕、做下的病,要靠“衣锦还乡”这帖药来敷治。

        (作者生于1984年,已发表大量小说、散文、书评、影评,曾获“2011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