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海南省鹦哥岭的空气弥漫着浓浓的浪漫和幸福气息,刘磊、周薇等鹦哥岭青年团队的8对新人举行了简朴的集体婚礼。这些在大山深处坚守理想的年轻人在收获事业的同时收获了爱情。
2012年,本报曾率先报道鹦哥岭青年团队事迹,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现任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的刘磊,2007年大学毕业时带着理想来到保护区工作。初来乍到,刘磊最不习惯的是走山路。爬山时,一天都得摔几次跤,摔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再摔,以至于护林员笑称他是鹦哥岭“最会摔”的人。
为了给鹦哥岭保护区划界,刘磊和管理站成员们在埋设界碑界桩的一个多月里,每天肩膀都被磨得鲜血直流。因为桩是水泥做的,一个重120斤,界碑更重,大家要与护林员一起扛着进山。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磊和管理站的成员一个多月走遍了209公里长的界线,埋下了400根桩和50多块界碑。
6年来,刘磊和同事们经常背着睡袋住在山上,完成了34个植物固定样地调查工作,摸清了动植物资源家底。他们创立的TMC模式使鹦哥岭的热带雨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建成了数字保护区,编写了80万字的专著《鹦哥岭生物多样性及保育》,制定了《专职管护人员违纪处分的规定》等10余个管理制度,帮助鹦哥岭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形象体系。
来到鹦哥岭的第3年,由于工作繁重,刘磊的左眼基本没有视力了。经过联系,北京的医院多次打电话催他赶快去做角膜移植手术,但此时刘磊正承担鹦哥岭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如果中断调查工作,将会严重影响数字化保护区建设进程,而且还会拖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后腿。”想到这,到北京治疗的事刘磊一拖再拖。直到2009年6月调查工作完成后,他才赶到北京做了手术。做完手术没多久,刘磊不顾医生的建议,悄悄回到鹦哥岭继续投入工作。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刘磊的左眼到现在也没能恢复到正常视力。从此以后,他每次巡护都要带一个包,里面装着冰块和眼药,随时应对眼睛不适症状。
因工作出色,刘磊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短评
刘磊以服务国家需要为己任,毅然放弃在繁华都市生活工作的机会,来到偏僻的鹦哥岭从事林业工作,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在山高路险,不通车、不通电的保护区里,他常年背负沉重的器材设备,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连续数周在野外开展科研和保护工作。在以刘磊为代表的鹦哥岭团队努力下,保护区工作站获得了珍贵的科研数据,生态保护水平得以提升。
刘磊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当代青年扎根基层、坚守理想、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同时刘磊也在艰苦的环境和无私的奉献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为无数同龄人如何选择未来树立了榜样,作出了表率。(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