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25日 星期日

    太湖石入画

    仝凌飞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25日   11 版)
    太湖春色(中国画·局部) 仝凌飞

        解释自己的作品,这是很难的事情,首先绘画和音乐、诗歌一样,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用文字语言来解释绘画本来就不是很准确,但单从创作的过程来看,的确还是有些感悟。因为收藏,我喜欢历史,由近及远的研读,让我对历史人物、每个朝代的王侯将相、生活环境、人情世态,都有时空上的想象。在这中间,我觉得,有一个影子一直萦绕在中国人的想象里,那就是石头。从先秦人们对玉石的喜爱到魏晋对道家阴阳的解析,太湖石作为一个“文化承载”,被一些文人墨客一再提起。我喜欢唐朝的山水诗的浪漫和宋朝院体画的严谨与收敛,尤其喜欢的两个人是赵佶和米芾,当然他们俩是中国文人画的首席代表,并且他们两个都对石头情有独钟,赵佶曾在汴梁建“艮岳”,但现在被金世宗搬到了北京的景山公园并压在了琼华岛下,还有米芾拜石也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故事。

        我逐渐爱上了石头,特别是太湖石。后来我发现在中国很多绘画里都有太湖石的影子。我迷恋石头的造型、机理,感受石头的内敛。我发现我必须去了解它,于是专门跑去南方,到苏州、杭州、上海、南京和宿州(产灵璧石的地方)等等,去了很多园子,看了很多石头。当然还有北京的中山公园、景山公园和颐和园,只要是有石头的地方我都去看。在看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石头是有情感的,它是浪漫的、张扬的或收敛的、不可捉摸的,当然从中更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日月的记载。它吸引着我,空、漏、透是它的精神和自然造化的结果,它的虚实灵动也远远超越了人类的想象。那时我就在想,石头应该是我绘画里面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中国人为什么会喜欢石头?石头是道家气文化的体现,他合乎道家对虚实、阴阳、天地等的理念,于是我也开始喜欢上了道家。但是,在中国文化里,道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由春秋时期老子、庄子的精神哲学引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高峰。因为那个时期,佛家文化大量进入中国,在这个时代达到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我研读了很多道教史和佛家的传承历史,了解了禅宗六祖的发展与演变,于是在画面里融入了金色的光,这种色彩柔和而温暖。我一直在找一种东西,那就是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模糊地感觉到,它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诱人,我希望在作品里能够暗示出这种精神性。

        圆形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符号,它简单、浪漫且没有棱角,它是所有物质的最原始状态,它可大可小又能屈能伸,独立又有集体意识,从众又不消失自己,融入整体且独立起到不可抹杀的作用,这可能是我对儒家的理解。于是我从石头中提取了它,把圆形随意摆放在画面中,并抛弃了设计感,使之疏密自然,在情趣涂抹中释然有度。

        其实,说了这么多,绘画终究是绘画,它的语言就藏在画里面,我只是希望用我的作品提供一个空间,让观者用自己的眼睛在画里面去寻找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当代信息的思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