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外科医生给患者做搭桥手术,仅仅关注手术本身是不够的,同时也要重视二级预防用药,预防病情复发。
前不久,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等对2004年~2008年间,在17个省市47家医院共计15083例接受搭桥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出院带药时,根据《指南》应用处方药物的情况令人堪忧。《指南》建议,在心脏搭桥手术后,患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和降脂药这四类药物。但调查发现,处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比率超过80%,ACEI或ARB的使用不足1/4,降脂药使用不足1/3。在出院医嘱里,开具四类药物中,两种以上的比例只有40%。
研究还调查了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处方这几种药物的情况,发现在接受搭桥手术的患者中,中西部地区虽然仅有47.8%患者有医疗保险,低于沿海地区的61.2%,但中西部地区就诊患者出院带药种类大于或等于三种的比例达近六成,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医院中,这一比例还不足四成。通过进一步对医院层面的研究发现,非军队医院、大学附属医院和专科医院,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情况与对应的地方医院、非附属医院和综合医院相比,表现更不尽如人意。研究者也观察了这一状况在5年间的变化,发现处方ACEI或ARB药物的比例,从2004年~2005年的25.1%降为2007年~2008年的23.0%;降脂药物两个时间段没有变化。
近年来,搭桥手术在我国开展迅猛。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700余家心脏中心能够开展此类手术,年手术量约2.5万例,且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多数需要接受搭桥手术的患者冠脉病变也更为复杂,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比例更高,因此,预防策略也应更为严格。这就对心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到既会“动刀子”,又会“使药片”。(作者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