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术国际化”和“学术期刊国际化”热潮涌动,这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倡导和学术界的内生冲动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热潮之下,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相继创办英文期刊;现有中文学术期刊社也不乏积极向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进军者。但何为期刊国际化?为何要国际化?如何国际化?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中国实现学术国际化的瓶颈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否拿得出足以让国际学术界承认的过硬成果;其二,是否拥有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学术平台,而这个平台,首先或主要是学术期刊。本文主要讨论平台问题。
人们常说科学是无国界的,这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国际化走的基本是一条放弃自建学术平台而直接使用西方学术平台的路径。其好处是中国学者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近年来,每年都有超过10万篇次的中国学者的论文在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但其负面效应却是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始终难以提高。
将在SCI期刊发表论文视为国际化的指标在自然科学界蔚然成风,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界也已可见SSCI和A&HCI崇拜的端倪。然而,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内容、所使用的语言都带有明确的国家、民族界限,SSCI和A&HCI期刊这一所谓国际平台不仅很少收录英语以外的期刊,而且在其收录的数千种期刊中研究中国问题的更是少之又少,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某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将SSCI和A&HCI作为国际化的标准。若将国际化的希望完全寄托在SSCI和A&HCI平台,也就意味着对现有的大多数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走向国际的放弃。
与此同时,也许是因为意识到某些障碍——仅依赖SSCI和A&HCI平台难以全面而快速地发出来自中国人文社科界的声音,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热衷于自办英文期刊,但这些多学科综合性英文期刊,皆以翻译中国学者的论文为主,并一厢情愿地指望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结果却往往是既无外国读者也无中国读者。其原因在于,根本没有形成交流,所谓学术平台,徒有其名而已。
如前所述,SSCI和A&HCI平台所体现的英语霸权和西方主导使其至少在目前还不可能成为中国学术走向国际的最合适平台,而大多高校和科研单位自办的英文期刊都还是自说自话的独角戏。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中,如同“世界级的科技大国”应该拥有“世界级的科学期刊”一样,构建真正平等对话的人文社会科学平台就成为当务之急。
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平台?首先,一个具有国际学术水准的平台应该在国内拥有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作者和读者群体,这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前提。其次,这个平台应该是开放的,既能体现国内学者的最高水平,又能吸引国外同行广泛关注并投稿。再次,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的科学体系的平台,如同中国应该拥有一流的学术研究体系一样,也应该拥有与之配套的学术期刊体系。这个期刊体系应该是以中文为主兼有英语和其他语言,特别是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使用的语言工具当然应该首选中文。如果这个体系真正能体现出国际水平,它能否为SSCI和A&HCI接纳并不那么重要。至于这个平台应该拥有自己高水平的编委编辑队伍,高水准的出版团队,高质量的传播渠道等,更是题中应有之意。
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这样的平台,它如何才能建立起来?首先,一个由成体系的学术期刊构成的平台的建立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令人欣慰的是,这个进程已经开始——去年启动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工作,已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作为建设目标,对200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每年40万元的资助,有望推动这些受助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其次,由于我国现阶段学术期刊的结构和布局等存在根本性缺陷,与学科发展相配套的学术期刊体系尚未形成,需要通过体制改革重建科学的学术期刊体系,适时而至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如果能与学术期刊体系重建结合起来,将会在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