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

    今日苏南再现绿水青山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21日   07 版)
    苏州市吴中区同里古镇的胜景。李俊锋摄/光明图片

        苏南地区,涵盖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五市。这片成绩斐然的土地开乡镇企业崛起之先河,抢开放型经济发展之先机,以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了近3300万人。

     

        然而,这也曾是一片令人揪心的土地。工厂遍地,天空灰黑,湖水污浊,残酷的现实撕碎了人们对苏南“梦里水乡”的记忆。

     

        形势逼迫下,苏南必须打赢一场生态保卫战,这是苏南人的新期盼,更是建设富裕文明宜居区的必然选择。

     

    生态优先,找回“人间天堂”

     

        6年前,太湖一场蓝藻危机把“苏南模式”推向了风口浪尖,苏南人在经济发展的高速路上急刹车,回头一看,曾经的“人间天堂”“鱼米之乡”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污水、“毒”土,惊心动魄的画面敲响了苏南人修复生态的警钟。

     

        如果说以前的苏南模式是“竭泽而渔”,那么现在苏南人正创出一种“从长计议”的发展新模式。

     

        在无锡,治理太湖是生态修复的重中之重。从2008年出台《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的决定》开始,5年里,无锡相继关停并转移了太湖周边千余家化工厂、建材厂等高污染企业。仅宜兴一个县级市,5年间累计关停并转移化工企业500多家、琉璃瓦企业300多家。

     

        在南京,生态修复被视为一场“舍与得”的博弈。以高淳区为例,全区802平方公里土地上,70%被划为生态涵养区,不允许开发工业,30%的开发区又坚持拒绝一切有污染的企业。为此,政府少了一大笔财政收入。但这却保住了高淳的生态。走在高淳,山峦含翠,溪流清澈,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随着发展步调的深入,苏南人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生态意识觉醒的苏南人重塑着江南水乡。”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打赢生态保卫战,苏南不仅“壮士断腕”,逐步关停所有污染企业,更舍得真金白银地投入。

     

        五市当中,南京先试先行。早在2005年,南京就开始治理废弃宕口,8年来,已投入3.26亿元,治理了89个宕口,总面积708万平方米,恢复了开山采石造成的山体创伤面。紧接着,无锡、苏州、镇江等地也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采取造景、生态复绿等形式综合治理。

     

        今年4月,苏州正式出台生态文明“十大工程”,包括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土壤山体修复工程、阳澄湖生态优化工程等,总投资2000亿元。

     

        巨大的生态工程背后,是苏州决策层的深刻自省:没有良好的宜居环境,怎能算是人间天堂?没有鱼米之乡,又怎能称为福地江南?“苏州已经到生态修复和环境再造的时候了!”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是苏南生态修复的真实写照。”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生态修复不仅考验着苏南人的胆识,也考验着他们的智慧。

     

        仍以苏州为例,自3年前委托中国环境科学院编制《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开始,苏州出台一系列文件,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包括太湖湿地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垃圾分类管理、采石宕口整治复绿、扬尘治理等。

     

    生态文明不是不发展的文明

     

        “生态文明,绝不是不发展的文明。”罗志军强调,“要努力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既要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才能找准平衡点?“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苏南给出了答案,在修复生态的进程中实现着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太湖危机爆发时,临近太湖的无锡周铁镇对镇里150多家化工厂进行了“风暴式”的关停,由此,化工占全镇经济比重达85%的周铁镇不得不引导企业全力转型。如今,周铁镇已成功转型为“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曾经的“化工之乡”也凭借其优越的生态环境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作为无锡“一体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宜兴为自己确定了“宜兴特色”的战略定位,誓要将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禀赋与产业升级融为一体,于是,发展环保产业成为宜兴的不二之选。如今宜兴的环保产业总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水处理产业更是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有专家指出,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从来就不矛盾,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模式,苏南找对了路子,就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