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三年,电视生态圈完全陷入版权购买的漩涡。不管是引发爆棚话题的《中国好声音》,还是引来如潮观众的《我是歌手》,再红火的节目也难逃国外的模子。大量版权购买削弱了各省级卫视原本存在的高低格局,只要眼光准、下手快,都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收视神话。因此,各块电视荧屏都在被动等待,等待好模式把自己填满,似乎再没有勇气砸钱做一些收视不见得有保障的创新。
刚刚过去的七夕,湖南卫视早早打出旗号,要“拒绝晚会,来点别的”。这个“别的”确实超乎许多人的想象,一台暂时无法命名,姑且叫作“电视话剧”的节目《撒娇女王》,结合了话剧、歌舞、真人秀——话剧的表演形式,电视的视觉与节奏。在七夕这个各台大混战的夜晚,没有外请明星,只动用自家主持人,就取得1.28%收视率和8.77%份额的好成绩,斩获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
电视自诞生以来,贪婪地吸收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艺术基因,却一直与剧场存有明晰的界限,只因为这实在是两种太不同的艺术门类。湖南卫视的这台电视话剧,无疑是版权购买风潮下的一个另类,且至少是在全亚洲零经验的前提下生产出来的。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评价说:“这是湖南卫视的又一次颠覆性的创新行为。”他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整场节目完全不卖广告,这也是一种奇迹”。
然而,为什么要把电视和话剧结合?个中原因不是湖南卫视领导层多为话剧迷这么简单。据《撒娇女王》这台电视话剧的总导演,也是湖南卫视“金话筒”主持人张丹丹说,长久以来电视一直有一个功能被人淡忘,即议程设置——为其他艺术门类提供平台,放大某一个局部。比如这部电视话剧取自上海话剧新生代导演何念的作品。这个80后年轻人和他的团队已经做了25部话剧,在年轻人中引领着流行文化。虽说话剧是小众的,但只要达到一定高度,有朝一日拥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就能打破剧场的限制。电视这个播出平台对其他艺术门类同样能敞开大门,小众的标签完全可以撕掉,除了话剧,还可以是音乐剧、芭蕾舞剧……
当然,这次话剧和电视的结合仍然充满各种摩擦。如果把话剧直接搬上电视而不进行改造,观众是绝对坐不住的。话剧导演说“不要切近景,近景没力量”,摄像大哥说“不给看近景,观众不乐意”,似乎天然排斥。除此以外,灯光、服装、节奏,各种标准都在打架。为了将镜头里的世界和现场的观感结合在一起,需要磨合出一个新的标准——不能损失话剧的独特魅力,又要符合电视播出界面。摩擦、碰撞甚至争吵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标准——电视话剧的标准,这终归是一个电视作品,因为观众坐在电视机前。
从节目效果看,虽然这终归是一个太新的东西,但收视数据显示,观众已经买账了,这或许证明一个小众艺术走上大众荧屏的时代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