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7.7%,第二季度7.5%,上半年为7.6%,这比人们的预期要低,因此引起外界的普遍担忧。甚至在国际社会由此出现了一股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拐点。究竟该怎么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国际社会的担心是否有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国际知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
庄巨忠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是由外部需求疲软和内需不足共同造成的。由于全球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加之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涨等原因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放缓。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也同步放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外部需求不足。这一次中国政府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而非数量,到目前为止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支持增长。但是,中国也推出了一些“微型刺激”措施,比如为中小企业减税、为出口商提供更多贷款以及投资铁路等。
庄巨忠注意到,8月9日发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改观。7月份,跟去年同期相比,工业生产增长9.7%,是自2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6月份这一数字仅为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这也是今年以来次高的增速;城市固定资产投资1-7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同时,贸易数据显示,外部需求也有所改善:跟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出口增长5.1%,而这一数字在6月份下滑3.1%。进口在6月份下降0.7%后也出现了10.9%的增幅。最近,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工业国家经济体经济前景有所改观,这将有助于中国在未来几个月出口保持稳定。他表示,尽管今年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出现的流动性问题可能促使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增强,进而或多或少会影响未来数月的固定资产投资,但考虑到最近中国和主要工业国家经济体均有所改善,中国出台的“微型刺激”措施也将有助于支持增长,他个人认为,中国政府2013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可以实现。
庄巨忠强调,虽然比不上前些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7.5%的经济增长率仍然是颇为强劲和健康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比较的话更是如此。他说:“如果这是因为政府政策更聚焦于增长质量而非速度而导致的话,这一增速是一个更令人满意的结果。”此外,他认为,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随着发展程度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这十分正常,部分归结于,当经济越来越接近科技前沿时,通过赶超与提高生产率而推动增长将会变得日益困难。”
庄巨忠认为中国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他指出,201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仅为6000美元,而这一数字美国为50000美元,日本为46700美元。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0%,而制造业每小时劳动成本则不到美国的10%。中国的区域和城乡收入差别还十分巨大。“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庄巨忠介绍说,历史数据显示,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地区在成为高收入国家(地区)之前的15到20年,均能保持7~8%甚至更高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的人均收入目前连高收入国家门槛的一半都不到。因此,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不具有年均7~8%的增长潜力。”
庄巨忠建议,想要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中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提高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在工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下,这尤为重要。第二是要继续加强对基础设施如交通、物流、电力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以及人力资本如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在这些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第三是要进一步深化结构改革,包括加大金融业、劳动力市场以及土地市场等要素市场改革的力度,使资源分配更加有效,减少资源分配不当所造成的浪费;国有企业的改革则要使它们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具创新力。第四是减少对服务业发展的限制,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第五是要采取措施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使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这不仅将有助于避免社会对立,而且有助于提高家庭消费,增加内需,使增长更为平衡。最后,是需要改善金融监管系统,改善对地方政府财政的管理,降低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
针对当前国际社会出现了一股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庄巨忠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当前对中国经济的悲观看法集中在外贸下滑、部分领域产能过剩、影子银行、金融系统流动性紧张等。他认为,虽然这些因素有可能在短期内对中国实体经济运行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不会严重阻碍中国的长期增长和发展潜力。如果政府能够在上述领域正确应对那就更没有理由过分悲观。事实上,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比如,近年来中国对外需的依赖性已大大降低,这将有助于减少外部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在影子银行问题方面,虽然它构成一定的金融风险,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并非特别巨大。而且,政府已经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加强对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监管,以及放开借贷利率等措施来监控影子银行的发展。因此,中国影子银行问题发展成金融危机的风险很低。
(本报马尼拉8月19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