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苏海南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杨宜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 慧 本报通讯员 王 蕾
核心提示
■改善民生的需求很迫切,但真正实现民生改善目标要“量力而行”。
■民生建设不是“政府包揽”,而是守住底线公平。
■托底重在“保基本”,托底重在“守底线”。
■改善民生的需求很迫切,但真正实现民生改善目标要“量力而行”。
■民生建设不是“政府包揽”,而是守住底线公平。
■托底重在“保基本”,托底重在“守底线”。
日前,针对当前民生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央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建设思路,对未来民生建设提出新要求。一方面,我国的民生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急需弥补历史欠账;另一方面,欧洲、拉美等国施行的高福利制度带来的弊端也警示我们:在民生建设中吗,过高追求超前福利则会欲速则不达。
当前,面对我们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要真正实现民生改善目标有无捷径?民生建设究竟应该是托底还是包揽?如何合理有序地推进我国的民生建设?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1、最低工资是把“双刃剑”
【经济事件】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陕西、浙江、青海等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比例11%-17%。受此影响,其余省份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将势在必行。
记者:最近两年全国很多省市最低工资以两位数增长,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这种增长是否可持续?
杨宜勇:我认为这样的增长会持续。国家提出了今年城乡居民收入要高于GDP增长的目标,我国目前GDP增速在7%以上,那么如果要达到国家制定的在2015年最低工资达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40%的标准,就需要每年增长15%左右。至于对实体经济产生压力,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们一直都是“向下竞争”,比如印度尼西亚生产一件衬衫10块钱,我们就压到9块钱,最终压低了劳工的工资;今后,我们应该鼓励“向上竞争”,鼓励复杂劳动。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就是要鼓励品牌建设,鼓励科技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苏海南:2008、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暂缓调整最低工资,2010至2012年最低工资调整快,平均提高了20%多,相当于“还旧账”,将以前年度未及时调整的补上来。我们国家是国际劳工组织有关最低工资公约缔约国,一般而言,最低工资相当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为比较适当。据测算现在各地最低工资还仅仅在当地从业人员(包括私营人员、个体工商户和一般劳动者等)平均工资的20%多至36%左右,所以近几年两位数增长很正常。因为“最低工资”按规定是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2013年许多地方安排11%-17%的提高幅度还是可以的,因为这样安排能够保证最低工资提高幅度稍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提高幅度。但难以持续保持20%以上增幅。那样做就不符合《最低工资规定》关于调整最低工资的六个因素的要求了。最低工资是一把“双刃剑”,长期高速增长至少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成本上涨,企业承受压力过大;二是可能影响就业,人工成本过高驱使企业使用替代劳动者的工具或机器人,使得某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更加困难。为此,我们要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是提高得越多越快就越好。
迟福林:前几年全国各地最低工资的标准比较低,现在各地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但总体来说,我国最低工资水平还是偏低。在短期内,有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存在两位数增长的这种需求。但从长期来看,两位数增长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可持续。在未来两年内最低工资还是会正常地增长,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最低工资两位数增长会对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造成压力。因此,未来,各地区要制定出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最低工资标准。
2、要强调“发展型托底”
【经济事件】 “陕西第一县”神木曾以推行15年免费教育,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神木模式”而闻名。去年初,煤炭市场不再火爆,神木的“借贷金字塔”也开始破碎。
记者:“神木模式”是否暴露了过度追求“高福利”的隐忧?面对我们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要真正实现民生改善目标有无捷径?
杨宜勇:中国福利保障水平依然较低,现在还谈不上“高福利”。据统计,我国贫困人口占人口比例为4.5%,美国的比例则是16%。大家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美国还有这么多贫困人口呢?这主要是对贫困的认定标准不同,相应的救助制度也不一样。贫困人口当然是越少越好,但是要注意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在民生建设上,要强调“发展型托底”而不仅仅是“温饱型托底”,注重对贫困人口子女的教育、健康方面的提升和保障,保证贫困人口的下一代有足够的竞争力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避免形成恶性循环。
苏海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推进民生建设要把握住两点:一是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之列,但是民生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高福利状态;二是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经济中速增长期,民生建设应该尽心而为、量力而行。一方面,我们应该尽可能加强民生建设,将增进人民福利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让人民满意;另一方面也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承受能力过多过快提高福利水平,以免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隐患。在实施中要把握好量力而行、杜绝寅吃卯粮的原则。
迟福林:我国总体来说社会福利水平比较低,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争取到2020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民生的公共需求在不断增长,要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是要注意的是,民生建设要和各地财力水平相适应,基本公共服务要逐步推进。目前来说,民生建设首先是要守住底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均衡配置公共资源。部分地区要杜绝“喊口号”和不切实际的承诺,要注意民生建设不是“政府包揽”,而是守住底线公平。
3、把钢用在刀刃上
【经济事件】 8月12日下午,兰州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兰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根据这一计划,兰州市将启动七大工程,利用5年时间,确保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此外,安徽省也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提高工资性收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记者:民生建设中,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孰轻孰重,民生建设中又该如何实现“守住底线、突出重点”?
苏海南:民生建设几个方面,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是改善就业,解决招工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农民工回乡等问题;二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包括社保、养老保险的并轨,去除社保双轨制;三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换句话说,就是先保“饭碗”,“守住底线”,再“增加和分好饭碗里的东西”。
杨宜勇:就业虽然是民生之本,但是民生建设就像弹钢琴一样,建设中不能总是“按同一个键”,要“换着按”。要对民生建设的各个方面保持持续的关注,而不是把焦点放在某一个地方。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不仅要关注长远利益,还要让人民能够享受到眼前的利益,这样才能够让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
迟福林:我国的民生建设方面,保障充分就业是大前提,其次就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注,保障低收入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托底重在“保基本”,使社会保障的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托底重在“守底线”,必须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把钢用在刀刃上。要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体做法包括严格限制经济适用房的受益范围,把住房领域的公共资源主要用于中低收入者,建立完善以廉租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进住房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要推进城乡、不同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尤其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的制度统一;要努力缩小财政用于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差距,并建立公开的约束性指标。
链接
欧盟和拉美高福利制度情况
拉美国家
二战后,拉美国家经历了一段经济高速增长期,此后却陷入了低工资、低产业构成和高外贸依存度的“两低一高”发展困境。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差距增大,社会矛盾尖锐。为摆脱困境,拉美国家选择了“福利赶超政策”,最终使得拉美落入了“增长陷阱”。其中,巴西是因为“福利赶超政策”而落入“增长陷阱”的典型代表。数据显示,1970年-1994年,巴西每年GDP的40.21%用于政府支出,其中三分之一用于社会保障及其他福利支出。而与这么高的社会支出相对应的,是这个时期财政赤字水平达到GDP的8.08%,超过拉美平均赤字水平的3倍。
欧盟国家
“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是欧洲的重要标签。欧洲的高福利政策让美国人也羡慕不已,但是欧债危机之后欧洲开始反思并紧缩高福利政策。业界普遍认为,高福利制度为政府制造了高额的债务,欧洲高福利制度或将走向破灭。以瑞典为例,其疾病福利制度使得人们常常谎称有病而不上班。1955年每人因病请假的天数为14天,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则达到了26天。有的人甚至一方面在享受疾病支付金、失业补偿金、提前退休金等福利,另一方面却在黑市上打工,这便是高福利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
其次,希腊等国在加入欧元区之后,大幅提高了本国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希腊、葡萄牙等国家在工资、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看齐。从2000年到2007年,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四国的工资上涨幅度分别为29.4%、27.8%、22.6%和26.8%,而同期德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微降了1.6%。高标准失业救济、高福利使得希腊人不愿意出去工作,而宁愿在家里等待政府补助。(王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