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也有梦
职校生虽然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他们也有梦。近年来杭州市中职学校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小发明小创造,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特征得以直接体现,更重要的是,让中职生找回自信,人生出彩。
在刚刚举办的“浙江省中职学生小发明展洽会”上,杭州旅游职校园林专业高三学生王盛杰亮出了他用两三个月带着学弟学妹捣鼓出来的一套智能化喷灌系统,这系统能根据自动测出的土壤缺水度来浇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一位工程师说,目前国内的自动浇花设备,都是早晚定时浇灌的,还没看到过能根据土壤缺水度来浇灌的,从实际需求来看,肯定是后者更受用户欢迎。
在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有一位被人们称为校园里的“爱迪生”的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学生,叫夏冬。他的小发明是从解决校园小问题开始的:普通拖把清洗后要用手拧或者脚踩,才能把水挤出来,如果有一种拖把挤水器,脚踩轮不湿鞋,就可以把水挤干净该多好;学校里的垃圾桶,垃圾袋套进后,袋和桶之间总是留有空隙,垃圾袋的容量一下子少了很多,如果能发明一个真空垃圾桶,将空气抽出,让垃圾袋附着桶壁,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垃圾袋的利用率……如今,这些“如果”,早已变成了现实,它们的设计者,就是该校2012届毕业生夏冬,刚满20岁的他已经拥有了十多项发明和专利。
2012年,即将毕业的夏冬谢绝了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选择继续留校深造。
“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坎坷,有些成果可以说是由无数次失败与挫折堆积而成的。”夏冬说,“当想法慢慢成为一种思路,思路清晰之后画成图纸,再将图纸加工成实物,并以专利成果的形式呈现在自己面前时,心里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久前,由于夏冬在创新研发上取得的成绩,他被推选为“富阳市青春梦想”代言人。
这样的案例,正在杭州市的中职学校越来越多地出现,风生水起的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了学生体面就业。“因为中职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善思考、会动手,特别受企业追捧。在学校招聘会上,出现四五家企业抢一个学生,是常有的事。”一位校长如是说。
让梦想在企业开花
杭州松下电器公司的一个分公司生产线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出了问题,公司的技术人员花了一个多月时间都找不出哪里出了错,正在该厂实习的杭州中策职校电气专业高二学生李剑飞在半天时间里就找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方法。“李剑飞现在的编程能力,已经超过了同专业的本科生。”该校吴国良老师说,“即使他现在就出来工作,也同样很抢手。”又如,杭州千岛湖职高数控机械专业的小吴,在淳安德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训实习时开始迷上了创新发明,现在已申请技术专利40多项,被誉为“专利男”,开了两家公司,并且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团队:7位专业工程师和1名助手,办理专利申请、专利转让、高新企业项目申报、专利评估等各项业务,年收入超百万元。
从中职学校这几年的创新教育实践,特别是成功案例中,可以发现这样两个事实:一是职校学生大多动手能力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如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深入引导他们多问一个为什么、多想一下能不能,往往就能成为小发明小创造的高手。职业教育培养的绝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手脑并用”的创新人才。二是创新教育使职校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增加了自信。
为梦想扬帆护航
自2008年开始,在浙江省教科院的顶层设计下,杭州市积极实施中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举办创新大赛、设立学生创新基地、开设创新课程、建立创新教研大组、实施创新师资培训等方式,培育了一大批会动脑、善思考的高素质学生,诞生了一批发明专利授权,促进了小微企业的技术革新,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经过不断摸索,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为职校生实现梦想扬帆护航。
2011年,浙江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先后确立了98所“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校”,杭州市就有11所。从2011年起,试点学校在一年级开设创新教程,在二年级开设创业教程,每周一课时,并列入教学计划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初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从“外延活动”变为“正式教学”。
从2013年起,杭州市在创新创业基础较好的学校中设立以企业生产需要为导向、以“发明专利”为内容的“创新实验室”和以自主创业为导向、以“实体操作”为内容的“创业实验室”,打造全市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端平台。至此,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从课程、网络、大赛已形成全方位的中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