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作者:余 泳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7日 13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经济总量2005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增强。但深入分析就可发现,我国在需求结构上仍然过分依赖投资和外需,GDP的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投入结构上比较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外延的扩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产生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此外,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能源资源环境非常严峻的约束,经济增长对原材料的依存度居高不下。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市场需求,支撑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维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迫在眉睫,这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值得我们关注。金融危机为什么爆发于美国?为什么此前20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为什么当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仍处于冰冻期,经济增长放缓,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恰恰是全球产业转型的时期,同时也是新技术革命的孕育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将来自于科技创新。当前,全球产业转型正在迅速推进,很多国家都在超前部署一些新技术的研发,将全球带入创新密集时代。例如,美国提出了创新战略,欧盟提出了“第八个框架计划”等。当前,全社会已形成共识,即解决我国当代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将成为影响现实经济发展和长期结构调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国际竞争问题、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以及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等。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由2000年的全球第38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0位,发表的论文数连续几年排名世界第二,且论文的引用率和影响因子都在提升。2012年我国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一百万件,居全球第三位。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8687亿元,约占GDP的1.84%;2020年我国的R&D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正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现阶段我国的创新动力仍显不足。虽然我国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但仍较为缺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在整个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处于价值链低端。我国的企业普遍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创新动力不足。2012年我国有70余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行列,其中科技型企业只有28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在5%—10%,而这个比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仅为1.38%,R&D投入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创新动力不足,在科研项目立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没有形成上中下游合理分工协同攻关、创新资源共享的机制,没有真正发挥科技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

     

        全面、正确地认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真正内涵。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以及受益的主体,同时也要承担成果转化失败的损失与责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则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的源头。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国防军事竞争力,保证国家安全,为改革开放提供良好的环境。区域创新的核心是通过创新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配置作用,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科技中介机构则是各类创新活动服务的纽带。

     

        强化引导,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科技投入是一种消费性投入,短期内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此不重视科技创新投入。事实上,科技创新投入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性投入,对经济发展起到倍增效应。政府应强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投入,进一步完善对国有企业的考核体系与方法,不仅要考核企业的经济总量,资产增值保值,还应研究完善对国有企业创新的考核,要考核其研发投入的多少,并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支持的力度。

     

        创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调整政府计划资源的配置方式,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流程,打破各类计划间的界线,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加强技术集成配置资源的新机制。要按照技术供应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来部署创新链,推动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机制,开创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的模式。(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