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阀改造,费用应由政府担,凭什么向老百姓收8元一平方米的管道改造费?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刘先生,把自己的不满发布到民心网。没料到,第二天就收到民心网的反馈:“这是一种越权定价行为,物价局已下发《通知》,责令各供暖公司立即停止收费。”
民心网是由辽宁省纪委、监察厅、纠风办共同创办的。自2004年创办以来,共为群众办实事21.2万件,为群众追回乱收费款1.93亿元,追回被截留或被挪用的资金6.77亿元,索回赔偿3274.83万元。通过民心网提供的线索,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811起,党纪政纪处分1177人。
为什么创办民心网?
如何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让人们有更多说话、说理的地方,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
辽宁省纪委副书记、民心网负责人韩玉起说:“民心网的创办,目的就是要保证群众有话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办了能办好。”
在民心网诉求中心,记者详细了解了民心网的运作流程:收到群众举报投诉、政策咨询、意见建议后,首先进行摘编、定性,确定由哪个地区哪个部门承办,然后通过联网系统分转到主体责任部门;责任部门接到转办件后,实地调查、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回中心。中心收到办理结果后,回访诉求人,诉求人满意的给予承办人“加星”奖励;不满意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二次督办”,直到满意为止。对调查不深入、办理不到位、弄虚作假的,坚决追究责任。
据介绍,9年来,民心网已与2563个单位实现了联网,涵盖省、市、县(区)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
民心网关注什么?解决什么?
翻开民心网台账,记者发现,9亿多元还利于民款涉及7653项具体诉求,多则上百万元,少则2元、1元,密密麻麻,写满了几个大本。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芝麻小事,让民心网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辽宁省纪委书记王俊莲说:“民心网工作的本质,就是维护群众利益,纠正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满意。”
2012年5月14日,北镇市一位市民向民心网投诉,当地敬老院收到一批救济粮,本来应是600袋,结果送到敬老院的只有514袋。民心网收到投诉后,马上分转到北镇市纪委,纪委书记朱明亲自过问,当即组成调查组,内调外查,终于查清了民政助理截留救济粮、分发给亲属的事实,该人最终被调离了民政岗位。
“除了关注这些小事,民心网还依靠自己强大的民情民意分析系统,梳理出一个时期内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存在的共性的、突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实施源头治理,从而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韩玉起说,截至目前,民心网共发出内参专报342期,省委书记、省长、分管副省长、市长、厅长等154位领导作出批示,涉及教育、卫生、公安、城建、环保等众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民心网的力量源于什么?
民心网当初只有几个人、几台电脑、一间租来的办公室。现在有109人,平均年龄29岁,网站日点击量最高达到30万次。这样一支年轻队伍,连续获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等殊荣。民心网的力量源于什么?
“一个是群众的监督力量,一个是鼓励责任部门办好群众诉求的激励力量。”韩玉起说,就群众的监督来说,主要体现在民心网公开办理群众诉求、公开反馈办理结果的办理模式;就对部门的激励力量来说,主要是公开诉求办理各项指标排行,公开通报表扬好的部门和好的案例,激励政府部门多为群众办事,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辽阳市煤气公司文圣所值班员小鲍没想到,自己一句漫不经心的“不知道”,在全系统引发一场“大地震”。
2004年11月20日,因为管线泄漏,辽阳市煤气公司决定全市临时降压停气。一位市民把电话打到了文圣所。
“家里怎么没气了?”
“漏气了,正在抢修。”
“什么时候能修好?”
“不知道!”
“你管干啥的?”
“你管我!”
话没说完,小鲍用力挂断了电话。
受了气的用户将其投诉到民心网。辽阳煤气公司不仅取消了小鲍晋升岗位工资资格,调离原工作岗位,还在全公司开展了一次为人民服务的大讨论。
对民心网的成功实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说:“民心网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方式的变化,探索出了一条依托群众制衡权力的道路,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标本价值。”(本报记者 毕玉才 王昊魁 本报特约记者 刘 勇 本报通讯员 赫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