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与大学学子们朝夕相处,众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经常问我,如今的青年该读一些什么样的书。很抱歉,因为我素没有给人开书单的准备,所以也只能敷衍了事,至多是过问一下对方的兴趣和专业,然后象征性地推荐一二。而竟至于他们读或未读,我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如果现在有人这样问,我便会向他推荐这本《哈默手稿》。
《哈默手稿》一书的作者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尽管他辞世至今已经有将近五百年,但是,他仍然是一个难以企及的传奇,或者,正如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所言:“造物者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那样的天才了。”我们可以仅仅说,他是一位物理学家吗?是一位艺术家吗?数学家吗?建筑师?音乐家?发明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再或者,他是一位医学家吗?不,上述任何一个称谓用在他身上,都会是对他的其他方面的才能和技艺的不公。他是一位科学家!以一个人所能够正常接触到的知识领域的极限,充其量,不过能够在上述的两三个领域内同时有所建树。而至于像达·芬奇一般全能,像大百科全书一样的人,接近了上帝的光辉和普罗米修斯的火种,我们才能尊敬地称其为科学家。
是的,他的才华我们完全可以在《哈默手稿》一书中观摩得见。
在这本书的第57页,他记录下这样的文字:“阳光照射到水面,水面整体反射出阳光。在水面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观察到很小的太阳图像,这样,水下太阳的影子比起天空中的太阳,显得特别小。如果眼睛可以观察到整个水层,可能看到整个水面太阳的图像层层叠叠,斑斓辉煌。”这段文字,简直超越了一般科普文字的亲和水平,读起来既简洁又富有诗意,甚至还带有那么一些哲理的味道,而在它的旁边,则是他手绘的一幅日、地、月三者的照射与投影关系图,线条精准而寓意明了。
事实上,不止是这一页,这本书的每一页所呈现给读者的,都是这样一种光怪陆离的新奇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在阐述知识与科学。
什么是科学?这似乎很简单,如今我们的生活里面,举手投足所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物件,都来自于科学。科学似乎已经完全如空气和流水一般,将我们的生活充满。但是,在五百多年之前,还远不是这样个样子。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还像是一个空空的容器,下层人民多喜欢谈论土豆与橄榄的收成,而上层文士多喜欢喝喝酒,写写诗。然而,就从达·芬奇那个时代开始,这一切都改变了,人们开始普遍追求一些更加实用的东西,无论是在绘画中还是在文学中,无论是在学问中还是在生产中,在这种全新的社会风貌中,现代科学诞生了。
我们将这个时代叫做文艺复兴时代,虽然同一时期得到复兴的,绝不仅仅是文艺。那么,以这样一个时代,来反躬我们目前所身居的这个时代,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懒惰得多么不像样子。我们对科学和它的成果是如此地习以为常,以至于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这种恶劣的局面所导致的一个后果,便是一般民众与科学的距离相去日远,而其另外一个恶果,便是造成科学的后继乏力。当然,我所谓“科学”者,绝对不仅仅指制造科学。
在一个金钱社会里,金钱可以是社会的一种反应剂,也可以是催化剂,还可以是腐蚀剂。在它的作用之下,有多少人,已然将念书治学视作畏途?更遑论“知识即财富”也哉?然而,达·芬奇曾有一语,我为诸君言之,“智慧是经济的女儿”,以此与天下之多金或少金的为人父母者共勉——有钱了,就多读一点书嘛!
当然,单是读一本《哈默手稿》是不必联想至如此之多的,所以,以上也只是我这样一个将身心许给了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在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时的一点看法。暑期的校园里有些空荡,我的学生们都已经放假,他们或者是回到家中,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或者是在某一个工作岗位上兼职,体味着社会的艰辛,或者投入到社会大课堂中去锻炼、去学习。但是,他们是未来的科学的种子,是未来科学的延续者,在我读到这样一本《哈默手稿》的时候,我便忍不住想起他们,想把它推荐给他们——在我像他们这样的年纪的时候,我是没有遇见过这样一本好书的。
我想,我们该开一门叫“科学”或者是“科学与科学精神”的选修课,就用这本《哈默手稿》作教材。
《哈默手稿》 【意】达·芬奇著 李秦川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