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寻找最美邮递员

    情洒邮路十八载

    ——记河北省沧州市寺门村镇支局投递员杨中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10版)
    杨中波看望金艳芬大娘,并带去了白糖、茶叶和100元钱。资料照片

        18年来,他克服自身残疾和家庭的种种变故和不幸,无私奉献,爱岗敬业,铺就了一条充满阳光的爱心邮路。

     

        18年来,他行程52.5万公里,可以绕地球13圈;投递报刊107.1万份,投递各类邮件21.15万份,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妥投率100%,用户满意率100%。

     

        18年来,他收到了用户赠送的锦旗17面、表扬信100多封,被用户亲热地称为“贴心人”“我们家的杨子”。

     

        他,现年36岁,是沧州市邮政局寺门村镇支局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邮投递员——杨中波。

     

    老百姓的贴心人 大家的好榜样

     

        7月30日下午,记者跟随杨中波来到他负责投递的阁上村。听说来采访杨中波,村口老百姓纷纷凑上前来。“杨子这孩子特别实诚,俺们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石秀芬大娘拍着杨中波的肩膀笑着向记者介绍道:“我今年78岁了,腿脚不利索,这些年都是杨子帮我取汇款;赶上农忙季节,主动帮大伙取邮包、取汇款、缴话费、缴电费、购种子、买农药,俺们从不把杨子当外人。”

     

        杨中波投递的道段上,一共有大大小小30多个村子,400多个用户,杨中波不但对这400多个用户的情况烂熟于心、了如指掌,有的放矢地做好投递服务工作,即使是这些村子里那些没有用邮业务的村民,他也都能叫得上名字来,就仿佛他也是这些村子里的一分子。事实上,这些村子里的老少爷们,也都把杨中波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凡是谁家有了个大事小情,也都愿意和杨中波念道念道,听听他的意见。

     

        寺门村镇支局投递室里挂满了群众送给杨中波的锦旗,这里还有一段感人的事。寺门村镇支局局长侯明明深情地说:“乡亲们送给杨子的锦旗和表扬信,多年来都被他私藏了。后来,乡亲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就又都重新做了锦旗送到了支局。杨中波亲情为民的先进事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沧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一大批人。”

     

    厄运打不垮信念 在他身上有一股正能量

     

        20多年前一次意外的事故,使杨中波折断了三根手指,右手几乎变成了残疾,但这从来没有影响到他的投递工作。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为了能更快地分发报刊、信件,杨中波利用晚上时间苦练技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数报、分发信件的速度就赶上了老员工。正当工作干得比较顺利的时候,不幸又降临到他的头上。2009年1月9日,杨中波一家煤气中毒,他和爱人经过3天抢救才脱离危险。但这场意外,夺走了他9岁儿子的生命,也让他的爱人右腿落下了终身残疾。寺门村镇的老老少少得知了杨中波的不幸遭遇,大伙都心疼不已,没有人组织,大伙都自发来到医院看望杨中波,将一笔笔捐款送到杨中波的手中,面对来自社会、单位、企业等方方面面的捐款,杨中波婉言谢绝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儿给大伙添任何麻烦。

     

        “杨子这小伙子特别坚强,虽然家庭很不幸,但是在他脸上始终挂着可爱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泊头市邮政局局长李海文告诉记者。

     

    邮路传递爱心 “把好事一直做下去”

     

        2011年底,杨中波加入了泊头市蒲公英爱心服务社,并将自家的闲置房作为寺门村镇的“爱心之家捐助站”。他每天四村八乡地跑,看到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他就把爱心服务社收集到的衣物以及生活必需品送给谁。

     

        在杨中波的投递道段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投递点——杨码头村五保户金艳芬大娘家。金艳芬大娘今年70多岁了,有一个智障的儿子,娘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拮据。杨中波了解到金大娘的情况后,每周都到金大娘家中看望,时不时给金大娘带去米面油和生活必需品,干些力所能及的力气活儿。金艳芬老人向记者介绍:“杨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自己工资不多,还经常贴补我,俺打心眼里感激这个孩子。”

     

        杨中波说:“在干好投递工作的同时,我会一直把这份爱心事业做下去!”(本报通讯员 张献中 本报记者 耿建扩)

     

    对话杨中波    

     

        记者:农村投递工作这么艰苦,18年的辛苦奔波,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杨中波:我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亲们需要我给他们送信、送报纸。局领导考虑我的情况,几次要给我换岗位,我都没答应。虽然工作艰苦点儿,但是能为父老乡亲多做点事,我心里高兴。

     

        记者:在你的印象里,老百姓在你手中订阅的报刊杂志有哪些变化呢?

     

        杨中波:过去老百姓主要靠农业为生,订阅的报纸大多是农业生产、致富信息类的报刊杂志。现在条件好了,订阅健康和教育类的报刊杂志数量逐渐增多。时代在进步,他们也在进步。

     

        记者:你自己一个月收入多少?再帮助别人的话,是不是生活压力也挺大?

     

        杨中波:我现在一个月有将近2000元的收入了。在家人的支持下,每月拿出一部分收入做爱心事业,我感觉没有困难,我就是干了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我会一直做下去。(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