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思想古已有之,在不同时代其内涵也不同,我们党强调的公仆意识,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是一切权力的主体和最终来源,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这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
新时期再次强调公仆意识,意义深远。当前,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正在各地深入展开,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此次活动主要任务。“四风”原因复杂,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公仆意识上出了问题。增强公仆意识,对于扫除“四风”,净化社会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才能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工作中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仅有公仆意识还不够,要想真正服务好人民,让群众满意,还必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即公仆能力。譬如一个蹩脚的厨师,尽心尽力做出一桌子菜,不是盐放多了就是醋用少了,顾客能满意?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经过层层选拔精心挑选,能力相对卓越,然而也因为如此,容易忽略对提高能力的重视。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思潮更加多元,利益诉求日益多样,改革进入深水区,对公仆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进程、解决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等等,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唯有不断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才有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要当好人民公仆,必须同时具备公仆意识与公仆能力,这两者不是割裂的关系,公仆意识强的领导干部一般更注重学习提升服务能力,而公仆能力的提高,对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公仆意识有倒逼作用。树立公仆“心”、满怀公仆“情”、提高公仆“能”,才能赢得群众真心拥护,赢得事业蓬勃发展。
(摘编自《河南日报》2013年7月26日第10版 夏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