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2日 星期五

    中国经济:“换挡”而不“失速”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2日   10 版)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6%。

    这是广州市金沙洲在建的楼盘(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中国经济降速的趋势明显,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放缓。实体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中小型企业出现融资困难,快速增长了近三十年的中国经济似乎面临“硬着陆”的危险,这辆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快速列车能否继续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成为整个世界都关注的焦点。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7.6%。尽管增速高于全年预期目标,但连续两个季度的放缓也引起各方关注。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地方债问题如何看?就相关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和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经济形势通气会上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正在“换挡”

     

        中国的经济过去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历了一个时间比较长的经济放缓过程。中国经济增长率最高点是2007年的二季度,当时增长率高达14.8%。2011年一季度以后经历了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为什么会增速放缓?“需要看到,当前的放缓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需求收缩与内部需求放缓的相互叠加,也有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因素的相互交织,同时也是中国潜在增长水平下降的客观反映。”王一鸣说。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换挡’的阶段,从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向一位数的增长。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或者调整的过程。国内外机构和学者的一些研究表明,中国潜在增长率正下移到7%~8%的区间,上半年经济增速就处在这个区间。”王一鸣说。

     

        但王一鸣强调:“经济虽然在‘换挡’,但是‘换挡’不能失速,要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当前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还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一定的速度,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都缺乏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无从谈起。“量”和“质”是一个统一体。有人认为,经济减速有利于倒逼结构调整,但是速度也不是越低越好。现在部分欧元区国家仍在减速,有些国家经历了负增长,但结构调整却很难推进。经济一旦失速,进入惯性下滑的轨道,市场信心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信心缺失与经济下滑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结构调整也难以有效推进,经济基本面还会受到影响,要重启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硬着陆”理由不足

     

        “应该说,当前主要经济指标都处在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王一鸣分析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25万,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31万人。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没有滑出“下限”,物价涨幅没有超出“上限”。

     

        当记者问及经济会不会继续下滑,王一鸣表示:“下半年经济既有下行的压力,也有上行的动力。我们需要继续努力,采取一些稳增长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到位,实现7.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他指出,特别是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包括风险,在经济增长放缓后就会暴露出来。比如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趋于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利润空间受到需求端市场收缩和供给端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也在增大。但也要看到,新兴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和市政设施的投资空间都很大。消费结构也会加快升级,国内市场潜力也很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潜能正在释放,人力资本条件也在不断改善。

     

        针对有人提出“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的问题,王一鸣回应说,当前无论是从债务层面来看,还是从金融系统来看,中国都有足够的防风险能力,而且防风险的意识正在增强。“我个人认为,很难作出所谓‘硬着陆’的判断。”

     

    不会经历“底特律破产”

     

        据审计署2011年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其中,近两成市级政府债务率高于100%,还有部分地方政府较为依赖卖地收入来还债。

     

        针对有记者提出的“中国城市会否像美国底特律一样因无法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的问题,宋立明确表示:“中国城市不会经历‘底特律破产’。”

     

        宋立指出:“我们的地方政府债务基本上是为保证交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而负担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债券大多是优质资产。而且,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负债是一种客观必然。”

     

        王一鸣也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和西方国家是有区别的,“我国的政府债务多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实物资产,而不像欧债是为清偿积欠形成的债务”。他建议,地方负债方式需要改革,地方政府需要长期融资渠道,发债的方式应更加透明,风险才更容易控制。

     

        此外,全球规模最大金融机构之一的美银美林集团也认为,中国经历“底特律破产”的担忧“有些过度”。即使与中央政府的债务进行相加,中国总债务水平占GDP的比例仍为50%,在美银美林看来,与美国和日本的100%和175%的债务占比看,中国仍是一个相对健康的水平。(本报北京8月1日电 本报记者 冯 蕾 本报通讯员 张胜通) 

     

    延伸阅读

     

    国家发改委如何评估当前经济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复苏基础尚不稳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从国内看,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金融领域风险不容忽视,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都需要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既要充分看到经济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发展信心,也要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

     

    ——摘自国家发改委8月1日最新发布的《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形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