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文化评析

    从《不肯去观音》排片遇冷说起

    云 志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01日   02 版)

        历史题材影片《不肯去观音》7月26日上映以来,票房惨淡。究其原因,排片不佳及场次过低是主要原因,多数影院未在黄金时段提供场次,更有不少影院在上映两天后便将该电影草草下线。

        影院要赚钱,不可能上映不赚钱的片子。对于排片少,大家首先会猜想观众不喜欢。然而通过了解,《不肯去观音》的观众缘其实不错。影片以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慧萼赴大唐求请观音的传说为背景,画面唯美,情节生动,影院上座率普遍达到八成以上,北京紫光电影院、上海万达影城等甚至出现了座无虚席的情景,不少观众还呼吁影院增加排片。

        电影圈有一句话,叫得排片者得票房。对一部电影来说,排片率特别是首日排片率会直接影响和决定该片的总票房。《西游降魔篇》为40%,《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35%,《中国合伙人》为36%,《小时代》则以45.01%打破了中国影史的纪录,部分院线甚至100%排映该片——统计今年上半年票房大鳄的首日排片比例,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说得夸张点,有些电影不用看口碑,只要上映当天的排片率高,就有了票房保障。

        一部电影的前期排片主要根据投资规模、演出阵容以及宣传声势、话题性等因素决定。除此以外,能够掌握排片大权的,就是院线及其旗下的影院。所以现在的电影为了获得高排片率,也开始了“拼爹”时代——片方要么在投资阶段就将拥有院线的电影资本拉进来,以求在排片博弈中对院线有足够话语权;要么自身财大气粗,可以动用各种资源,做足前期宣传,制造各种话题。然而,能够满足这种条件的影片毕竟是少数,几部电影占据排片表前列的背后,是大量影片的影院一日游,其中不乏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优秀之作。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观众在选择电影,还是影院替观众选择电影?“替观众选电影”不仅剥夺了观众的选择权,也挤占了影片的放映空间,会扼杀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影院排片取代题材内容、艺术水准、价值取向、观众反响等因素,成为决定市场的主要因素;观众陷入“被选择”甚至“无从选择”的尴尬境地——电影市场的这种不成熟给业界敲响了警钟。影院选片往往会以经验判断,但这种经验有时会有滞后性,并不十分科学,从而引发观众、院线、片方三者之间的矛盾,产生很多怪现象:《模特魅影》为吸引眼球大打“内衣模特”卖点,几个主演大秀性感;《富春山居图》和《小时代》凭借话题营销,越挨骂越火;《不肯去观音》这类宣扬正能量的影片,却因缺乏话题性排片遇冷。

        院方排片,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如果电影业界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和精力宣传造势,那么用于打磨影片思想艺术质量的资金和精力就会减少。一旦只重宣发、质量不高之作充斥银幕,好片因市场“不选择”越来越少,电影市场的发展就会受到不良影响。中国电影院不能只是商业影片的天下,如何更多地照顾那些强调独特定位、精良制作,在宣发过程中不使用“博出位”手段的电影,令其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有待业界努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