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28日 星期日

    历史钩沉

    烽火已然远去 精神仍要传承

    ——读《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

    步 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28日   05 版)
    《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 湖南图书馆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里,围绕抗战的回忆、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以口述史的形式反映那一段历史的出版物也有许多。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湖南图书馆编著的《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与读者见面,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本书并没有像其他研究抗战史的成果那样将目光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的重大战役或著名将领,而是聚焦于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普通士兵和下层军官,着眼于他们作为社会一员在战争中的情感和经历。通过“芸芸众生”的口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部别致的抗战史,折射出湖南乃至中国伟大抗战的波澜壮阔,有力地证明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道理。可以说,本书是为一群当年的抗战英雄们作了一个群传,视角非常独特。

        抗战老兵作为历史的当事人,本书原生态地表现了他们亲身的战争体验,有生死抉择,也有爱恨情仇。唯其是亲历,所以更加可信,也更生动真挚。通过他们的口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才能够理解战争中的人们经历了何等的艰辛残酷:会战长沙的血肉厮杀,保卫常德的惨烈巷战,坚守衡阳的誓死决绝,野人山中的伤病饥饿……正是那些“小人物们”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勇敢赤诚地奉献出自己的鲜血、力量和生命,才能够筑成我们中华民族的永恒长城,中华民族才能够实现复兴。

        关于抗日战争,已经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集体的历史记忆,我们多么希望后代将这一历史记忆传承下去。但是,作为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的我们,无论怎样记忆关于抗日战争的上述结论,哪怕将其背诵得烂熟于心,也仍无法真正理解前辈们所处历史时期的动荡与波澜,也难以继承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精髓,这是我们在历史进程中遇到的深层的问题。而阅读亲历者的口述,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本书所收录的口述,就涉及了抗战历史进程中的方方面面,所以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地反映战争历史。特别是书中以老兵口述为纲,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加以注释,有的辅以图片,形成一部有血有肉的湖南抗战史。这种尝试,既避免了严谨正史的枯燥,又克服了单纯口述的局限,体例创新,内涵丰富。

        烽火已然远去,精神仍要传承。如今,抗战老兵们大多已八九十岁,余生不多,对他们的口述记忆进行抢救性保存,已经迫在眉睫。21世纪以来,中国学界的口述史搜集与研究已经渐渐成熟为一门有着自己概念、范畴、对象、文献体系、学科标准的新的专门史。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领域,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图书馆进行口述历史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的确使学术研究更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意义。湖南图书馆进行的这项工作,其意义超越了关于抗日战争的一般性的介绍和宣传,也超越了谴责侵略、追究暴行的一般性的道德评判,而使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有了新的视角。老兵的峥嵘抗战岁月不仅是伟大抗日战争的珍贵史料,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教材。

        研究战争历史对于社会发展是重要的课题,但绝不仅仅是书斋中的学问。抗日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冲击与影响,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培养,抗日战争与人性,抗日战争中的人道主义,抗日战争中相关群体的内部复杂性以及战争遗留的问题,战后和平的构造等等,都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题目。因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建立从学者到民间的共同研究与思考的学术氛围,才能够真正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注重口述历史的科学性,能够让民众走进历史学,能够让历史学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使民众真正成为历史记忆的主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