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是一场运动
早在1942年罗斯福总统就设想出了“文化战争”的蓝图,他说,美国不仅不再是“乡巴佬”,而且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主导世界。然而如何付诸实施?二战结束的最初几十年,除了伴随经济援助而来的文化宣传之外,美国没有摸索到一条有效的道路。甚至在冷战初期,以苏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赢得了欧洲、亚洲大批知识分子的支持,而美国在自身价值体系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杜鲁门总统厌恶现代艺术,他和国会都认为文化和政府是两个不相干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的价值观表现为以东部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传统为核心的白人保守价值观。然而,由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黑人民权运动、左翼反战运动、青年反传统思潮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变革,美国的价值观以及与其并存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变化。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都日益成为最具美国文化特征的标示。这些文化形式很好地代表了冷战中后期美国的意识形态——自由和个人主义。美国国务院也渐渐学会了运用现代艺术向国外推广美国价值。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的多元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流。尽管保守势力依然控制和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然而,所有的执政者都必须表现出对多元文化的支持与宽容,这也成为共和、民主两党在竞选中表现自己“政治正确”的一个基本原则。
形成多元价值观的共识以后,美国渐渐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文化运行体系。美国没有文化部,甚至没有负责文化事务的政府机构。貌似无人负责,实则人人负责。马特尔写道:(美国人)头脑中深深地印着的甜蜜而苦涩的孤独感促使他们为了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亚文化”而行动,促使他们团结在美国价值观周围。“他们是自私自利者,又是慈善家,这就是美国文化体制,由数不清的独立行动者共同经营”。所以“不应将美国文化体制视为一种政策,而应看做是一场运动”。
冷战后,“文化多元化”这个美国人发明的理念,却奇怪地成为欧洲文化政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以对抗美国的武器。因为,从美国角度看,美国表现为世界上最多元的国家。从其他国家角度看,美国文化却是文化霸权的同义词,意味着民族文化被消亡。美国文化往往以一种名副其实的商业进取的形式加上不正当的垄断而强加于人。这点在拉美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内部,美国继续产出世界上最多元的文化。在外部,文化输出却并非多元,好莱坞的文化产品千篇一律到令人吃惊。内部民主多元,外部帝国主义,美国这种文化的双重标准,让美国价值越来越受到批评和孤立。
超越市场经济的“文化例外”
美国文化并不像人们经常认为的那样被抛弃到美国人所说的“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看不见的手”里。马特尔写道:“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说事情正好相反——艺术在美国并不比在别处更多地被当做商品,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类似商品的东西,而是在公益的逻辑基础上,设想出一个庞大的体系来保护艺术。”超越市场经济的“文化例外”论被理解为“艺术应该与市场分开”。将美国文化体制归结为娱乐业是完全错误的,很大程度上,舞蹈、歌剧、古典音乐、有影响力的戏剧、造型艺术,甚至少部分电影、出版和流行音乐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以外的,这是理解美国文化至关重要的一点。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确保文化能够不完全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各种基金会、各种免税、各种政府补贴等等构成了美国社会对“文化例外”的支撑。数百条法令以及说不出名目的“保留款项”为联邦政府、各州和各城市提供了相当多扶助文化的手段,而这些扶助手段都不必签署任何支票。马特尔写道:“文化资助的这种彻底的隐身性是美国文化体制的标志。一切帮助艺术的东西都应该看起来不事张扬。”
慈善基金会是美国文化体制中自主体系的核心之一,在促成美国本土的文化行动的同时,也推动了美国文化向全世界的输出。洛克菲勒基金会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洛克菲勒的成功在于他的方法:“毫无顾忌的、贪婪的、腐蚀的、反竞争的对工会残酷镇压,自私和利欲熏心,这一切使洛克菲勒成为美国资本主义最令人厌恶的人物之一。”然而,这个“强盗大亨”却懂得靠慈善改变形象,慈善使他成为他那一代人中最慷慨、最有创造力、最受爱戴的人物之一。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洛克菲勒中心、林肯中心、无线电城市音乐厅等一大批艺术创作与传播机构建立发展起来,这些机构和其他所有类似机构一起,为美国在文化领域领导全球潮流打下坚实基础。
在文化的税收减免体系中,能够享受到这种有利条件的独特的机构形式——“501c3”社团,即非营利和公益社团,包括所有的基金会、博物馆、乐团、芭蕾舞团、剧院(除了百老汇)以及大学和图书馆。“501c3”社团享有特殊的税收身份,它们被免征大多数税项,同时那些给它们捐款的个人和企业也能因此得到大额的税收减免。文化主要由商业精英阶层资助,这便是艺术在美国的现实:“企业老总——常常是他们的妻子——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他们捐献出财产,交换条件是社会地位、刻在建筑物上的名字、文艺晚会,这些都要付出很高的价钱。”
美国大学出版社是另一个获得强大支持的“文化例外”堡垒。目前美国有110家大学出版社,虽然无论从数量还是产业规模上都在美国出版业中份额很小,却极其活跃。这些大学出版社在资金方面经常享受到大学基金可观的利息,他们还享受基金会、慈善家和校友们的捐赠,这让他们有能力负担出版的风险和弥补商业赤字。在出版业这个传统的商业门类中有一个非商业的分区,大学出版社得以继续维持着不受市场压力的高质量出版,虽然他们只占出版品种的8%,但他们却对于美国思想文化的更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书新闻点
斯诺登风波虽然还未平息,但美国窃听全球的“棱镜计划”已经震惊了世界。透过“棱镜”,人们看到所谓“崇尚自由、捍卫个性”的美国核心价值不过如此。斯诺登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由于自己坚信言论自由,因而无法忍受美国政府的虚伪。不过,最受伤害的可能还是那些拥戴美国价值观的新自由主义者们,他们宣称美国没有“阴谋”,只是光明磊落地向世界人民无私播撒“美国梦”的福音。对美国文化战略有着深入研究的法国记者、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文化》中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美国全球文化战略的“作战地图”。尽管这些内容也只是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出来的,但是已经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美国的文化战略,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国价值观形成与传播背后的局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