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北京试行“公立医院托管”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27日   07 版)

        本报北京7月26日电(记者田雅婷)为缓解北京市区大医院“看病难”,同时解决远郊区缺乏三甲医院等问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26日分别与通州区政府、顺义区政府签约,首次尝试“公立医院托管”改革。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这两家市属三甲医院,分别与通州新华医院和顺义区中医医院这两家二级医院开展托管合作。自此,“北京友谊医院新华医院”及“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正式开始运行。

     

        据了解,此次试点改革具有三大突出亮点。

     

    亮点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被托管的二级医院所有权仍归区政府,经营管理权则归两家市属三甲医院,人、财、物由三甲医院统一管理。”北京友谊医院理事长刘建指出,这一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转变区政府的职能,使政府管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而且更有利于发挥市医院管理局所属三甲医院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服务优势,提升被托管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运营效率。根据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两家市属三甲医院将全力推进两家二级公立医院的建设,争取在“十三五”末,使两家二级公立医院的医、教、研等综合水平提升至与市属三级医院的同等水平。

     

    亮点二: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工制衡

     

        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改革发展处原副处长陈航介绍,为更好实现通州区、顺义区及周边居民百姓医疗服务水平等公益性合作目标宗旨,被托管的公立医院试点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权由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区政府与市属三甲医院共同组建的理事会行使。理事长由区主管卫生的副区长担任,副理事长由市属三甲医院院长担任。为确保理事会决策的有效执行,合作后的三甲医院与被托管医院实施一体化管理,市属三级医院院长担任总院长并实行总院长负责制。被托管医院的执行院长由市属三级医院提名,经医院理事会讨论确认后按程序聘任。

     

    亮点三:优质医疗资源无缝对接共享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强调,“托管”有效实现了市属三甲医院与郊区二级医院的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被托管医院将共享市属三甲医院的品牌、科研、文化、教学、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共建重点(专)学科,共同申报高级别课题等。市属三甲医院每年从总收入中提取部分经费,作为两院科研苗圃课题培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专项经费使用。今后还将实现专家在两个院区出诊,市属三甲医院派知名专家到被托管医院出诊等,旨在通过全方位帮扶,把被托管医院打造成该地区医联体的“龙头”。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于鲁明表示,这次试点改革创造了郊区县引入大医院医疗资源的新路径,有望让患者在郊区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可缓解市属三甲医院的空间压力和门诊、住院压力,分流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帮助三甲医院回归救治疑难急重症、加强科研教学的本位。

     

    延伸阅读

     

        据北京市卫生局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共有66家三级医院,其中约八成集中在五环路以内。专家指出,三级医院在中心城区集中度过高,自身发展空间受限,就医环境不理想,另外,郊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不足,居民存在“看病难”问题。此次“公立医院托管”改革试点,是继去年“医药分开”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后,北京市医管局贯彻国家及北京市医改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医改的升级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