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不能、更不应该成为时代变革、社会转型中的旁观者,每时每刻我都要紧接“地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2006年,放弃回老家河南当公务员的机会,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国家级贫困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当时正值学校校舍改建,为了不影响九月开学正常上课,我也加入其中:每天二十元,拉砖、和水泥……海南烈日炎炎,几天下来,我身上蜕皮,手脚起泡,深夜脊梁灼痛难以入眠。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校舍被我们修葺得干净、齐整;同时我也领到一份“工资”。第二天,我把这份“工资”一分为二,以署名的方式,一份寄往向群小学;一份寄给当地一位遭遇车祸急需治疗的黎族兄弟。
我时刻在问自己:是不是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知识的积累及职称的提高,有没有广开思路、聚集资源,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有没有以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彰显这个社会的正能量?
我本科所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时所学的是中共党史,这与我后来所涉及的领域风马牛不相及。当年,我被黎苗山寨的胶农兄弟硬拉到橡胶园中,看到由于他们不懂科学种植技术,橡胶树、槟榔等热带经济作物得病减产。在他们焦急期盼的神情中,我知道了我应该做什么。从那时起,我多次回母校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习橡胶、槟榔等种植技术,邀请专家老师进行现场指导。
“凡有热作处,皆有‘热农人’”,直到今天,我走遍了海南所有老少偏远地区,只要一有经济作物种植户打来电话,我就立刻赶到现场对作物病状采样,然后马不停蹄赶赴母校请专家诊断。与此同时,由我一人出资创办的涵盖科技、法律、文化等内容的《南溪苑》现已遍及海南所有老少偏远地区。
十几年的坚持与努力,紧接“地气”,老少偏穷的黎苗乡亲热情地称我“技术行者”“专家”“黎苗山寨劳动致富的一盏明灯”。而我知道,在农户和科技之间,我就是个“媒人”,还有很多事情能做,很多事情要做。责任的担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本报记者王晓樱、魏月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