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难以告别的儿童节

    作者:马小淘(北京)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13版)

        今年“六一”是周六,我决意按照惯例直奔下午,把上午恶狠狠睡过去。但是我失败了。在那个没拉开窗帘,不知道是阳光普照还是大雨滂沱的上午,我一次次狼狈地钻出被窝,回短信回微信接电话。我其实气急败坏,却笑容可掬假装“卡哇伊”(可爱),很有些不耐烦地回着那么多热情洋溢祝我节日快乐的贺电贺信,我不知道有这么多神奇的家伙以自己的方式悄悄地爱我。所以,我虽然搓火被搅和了美梦,却依然做“你的柔情我永远都懂”状,“弱智儿童欢乐多”地配合着加入群魔乱舞,回敬着无数“您老也儿童节快乐”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其实我告别儿童节好多年了,十八那年的“六一”,爸妈领着我到游乐场狂玩一圈,买了个巨大的娃娃,而后又与我的所谓儿童时光吃了挺正式的告别晚餐。妈妈颇具形式感地送出告别祝福时很有些意味深长地显摆了他们对我的宽纵。她说18岁已经是下限了,还说绝大多数其他家庭一般是14岁或者16岁,就不再给子女过儿童节了。彼时我并不领情,我对诗人父母提供的过于仪式化的一切都怀着一点不敢表达的蔑视,并且早已急三火四深深渴望长大成人,恨不得赶紧告别儿童节,成为一个神神叨叨的有为青年。

        而后的“六一”都有点一夜无话的意思,浑浑噩噩,也不记得它六不六一不一。再然后就是风水轮流转,“六一”卷土重来,颇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甭管你十八二十八,还是七十八八十八,你永远是祖国的孩子,年年岁岁都有好心人为你庆祝“六一”。

        和我小时候大家都不懂装懂的风气背道而驰,这个阶段流行天然呆、卖萌,以及假装一直活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于是,打开电视所有明星都摇曳着野百合不认命的春天,挺着亮闪闪的苹果肌,到底是逆生长还是玻尿酸,大家心知肚明不必深究,这时候可以套用改造伏尔泰的话——我不喜欢你微整形后僵硬的假脸,但我誓死捍卫你整容的权利。谁也无法剥夺谁追求美的权利,观众只有换台的权利。关上电视打开电脑,就发现从左邻右舍到海角天边,祖国网民不是拍自己就是拍饭菜,各种神器、PS其乐融融,让你根本判断不出照片里的陶瓷肌美女到底真青翠欲滴还是老黄瓜刷了绿漆,是表妹还是二姨。青春病患者大联欢随时上演,好像大家都挺开心的,朝青春潮流狂奔,散发着让人目瞪口呆的感染力。可定睛一看,这繁花似锦的缭乱背后,有一种凄冷却盛大的空虚。

        年轻人开心就好,可是那些原本应该不可一世的中年人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起哄起得那么开心,颤颤巍巍扮成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自己,以胆怯而诡异的姿态享用自己本该最淡定的如今?中年大抵是人生最认真自信的年龄了,我却看见大家离奇地争相戴上红领巾,谁也不愿做老牛,齐齐伪装嫩草,于是,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集体原地踏步,走得一步三回头。我依稀记得前几年他们还不苟言笑,慨叹我们怎么不成器如何靠不住,一副苦口婆心呕心沥血的失望神色,怎么一下子就平易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了呢?他们一溜小跑只争朝夕的身影穿梭在紧跟潮流的路上,颇有走年轻人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的意思。更可怕的是,他们采取的大都是去其精华取其糟粕的态度,重现的多半不是青春的清澈与倔强,却齐齐展览着不着调和无厘头。

        因为青春与梦想、大胆、天马行空是亲戚,而衰老和倦怠、油滑、墨守成规比邻而居。因为姑娘、小伙儿听起来焕发蓬勃生机,大嫂大叔大妈大爷听起来都带着认命的暮气。因为衰老与死亡更近,因为成熟与责任相连,在这个压力大得难以言说的世界,作为明明应该志得意满的成年人,我们却难免沉溺在春已逝花又落的情绪里。那么多心烦意乱、心灰意冷的瞬间,大抵唯有假装自己还小才是聊以自慰的良药。所以众声喧哗中,我们都偷偷期盼自己是道林格雷,笑看旁人年华老去,而自己轻巧巧逃脱岁月的痕迹。

        岁月让人老,人不得不老。这世间没几个林志颖,身兼演员、歌手、职业赛车手、科技公司董事长,还永葆17岁的干净面孔。世界再大,传奇也永远那么少。平凡如你我,不能如他般安之若素引领潮流,又何苦连滚带爬登逆行和电梯赛跑。不如就看开吧,随时光的波逐年龄的流,昂首阔步,让那年轻人看到,早来有早来的好。

        (作者为“80后”作家,文学期刊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