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论点摘编

    实证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及局限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11版)

        以经验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现代经济学研究一般是采用了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假设-演绎模式。这种研究模式逐渐将经济学研究塑造为一个提出假设、逻辑演绎和计量检验的程序化过程。经验主义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以事实、感觉和经验为依据的科学,其假设必须是来源于事实归纳。但是,以米塞斯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则认为,人类对自己的行为是自知的,以人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应该通过人类的自我考察和内省来提出先验为真的假设。依靠这些先验为真的假设,通过正确的逻辑演绎,就可以得到综合为真的所有经济理论。另外,一些学者试图避开对经济假设来源的讨论,认为经济理论的优劣是决定于其预测力,这与经济假设的来源无关,甚至“越是真实的经济理论,其假设可能越不真实”。综合这三种不同认识,经济假设确实可以分为真实程度有别的三种类型,即公理性假设、理论假设和限制性假设。

        在三类假设划分的框架下,逻辑演绎可以使经济理论更加符合一致性、逻辑自洽性、简洁性和有效性的科学原则,具有验证理论假设、发现潜在规律以及清晰解释经济现象的功能。只是,逻辑演绎的理论验证功能还存在着不充分决定性问题,而使用数理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也容易产生对形式化数学知识的过度依赖。

        计量检验是借助于经验数据和计量技术,对理论假设进行概率分析,从而在有限范围内发挥理论验证和理论发现功能。这不是完全意义的证实,也不是真正的证伪,而是基于现有计量技术在概率意义上对理论假设的实证主义意义做出的不完全评判。在三类假设划分的框架下,使用回溯推理来发挥计量检验的理论发现功能,面临着样本选择和不完全决定性问题。

        《经济评论》2013年第3期,靳卫东撰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