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素来被视为“三大节”之首,除历史悠久、选片严格外,也源于其美学标准的权威与稳定。近日落幕的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佳片虽多,但总体风格与往届并无显著突破,体现了老牌欧洲电影节一以贯之的庄重感。
本届电影节由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总计20部影片参与金棕榈奖的角逐。而以鼓励技术与美学创新、为年轻导演提供国际亮相机会的“一种关注”单元,则有18部影片入选。在主竞赛单元中,法国本土电影风光无限,不但数量达到8部之多,且最终由影片《阿黛尔的生活》摘得金棕榈桂冠。欧洲之外,有三部亚洲电影、一部拉美电影和一部非洲电影(法国与乍得联合制片)入围主竞赛单元,其中包括中国导演贾樟柯的《天注定》。
赢得金棕榈奖的影片《阿黛尔的生活》由生于突尼斯的法国导演阿布戴·柯西胥执导。影片改编自法文绘本小说《蓝色是一种温暖的颜色》。影片以15岁的高中女孩儿阿黛尔为主角。原本计划成为一名教师的她,偶遇在附近大学就读的艺术生艾玛,从此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报道,影片触及敏感题材并包含大量性爱镜头,在戛纳首映时令很多评论家大跌眼镜。这也意味着影片在商业院线上映时,或许要做大量剪辑变动。不过总体上,影片在首映之后赢得如潮好评。《好莱坞报道》的乔丹·敏泽盛赞两位主演的演技,称其具有“突破性”;而《每日电讯报》的罗比·柯林不但预测该片会获得金棕榈奖,更声称:“尽管影片长达3小时,但哪怕再来7小时,我也会十分快乐地将其看完。”值得关注的是,除影片赢得金棕榈奖外,其两位主演蕾雅·赛杜和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也被颁予金棕榈奖,作为特殊的奖励。
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二大奖项评审团大奖由美国影片《醉乡民谣》获得。影片由科恩兄弟执导,题材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纽约音乐圈的文化图景。影片风格与科恩兄弟此前的成功作品,如《老无所依》和《大地惊雷》等相比有不少变化,独立制片色彩显著。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也是科恩兄弟拍摄得极为自我和从容的作品,“他们以自己的节奏推进影片制作,对奥斯卡颁奖季的到来也无动于衷。”而主竞赛单元第三大奖项评审团奖则由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执导的影片《有其父必有其子》获得。
主竞赛单元之外,“一种关注”单元入选的亚洲电影有香港新锐导演刘韵文执导、刘嘉玲和陈坤主演的影片《过界》。影片以香港和深圳两地居民的生活为主要题材,通过呈现男女主人公之间复杂的关系来表现香港与内地在文化融合中经历的故事。
入选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影片《天注定》最终赢得最佳剧本奖。此外,韩国导演文秉坤的《安全》获得最佳短片金棕榈奖。亚洲电影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的表现令人瞩目,除斩获诸多重要奖项之外,还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些影片大多以观众熟稔的技巧拍摄,展现全球化过程中亚洲诸民族对历史、人性与社会现状的反思,总体风格较为内敛和冷峻。这一状况,或许表明亚洲电影以“奇观”来吸引西方之凝视的历史正在逐渐终结,亚洲电影的主体性也在日趋增强。
在个人奖项方面,最佳男女演员分别由美国的布鲁斯·邓恩和出生于阿根廷的法国籍女演员贝热尼丝·贝乔获得。前者已77岁高龄,是好莱坞的“金牌配角”,出演过大量反派人物;而后者则因出演著名影片《大艺术家》而获奥斯卡奖和金球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而最佳摄影师“金摄影机奖”则由拍摄了影片《爸妈不在家》的新加坡摄影师陈哲艺获得。
总体上看,本届戛纳电影节是对欧洲主流电影美学的一次延续。在题材上,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和亚文化的存在状态;在风格上,欧洲文艺电影风格依然受到推崇,与好莱坞技术主义传统“分庭抗礼”的姿态始终鲜明;在类型上,剧情片、历史片和纪录片比其他类型的影片受到更多的重视。其实从入选主竞赛单元的导演名单中,便不难窥见戛纳电影节的“顽固”:罗曼·波兰斯基、科恩兄弟、斯蒂文·索德伯格、阿斯哈·法哈蒂等欧洲“三大节”的老面孔,依然主导着整个电影节的总体美学风格。即使有“一种关注”对创新手法的推崇,其力度亦相当有限。与柏林、威尼斯一道,戛纳小心翼翼地捍卫着由新现实主义、新浪潮和道格玛95在二战后确立的叙事和视听思维,固然有着因循守旧之嫌,却也在好莱坞之外,营造了一个更加赤裸也更加真诚的光影世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