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文化传承人

    孙颖:绵绵京绣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15版)
    孙颖(左)在指导技工

        不久前,明星荟萃的话剧《风雪夜归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再度上演。剧中京剧名伶魏莲生的剧装是京绣制品,极尽华美,让人过目难忘。

     

        这些美丽的华服,出自于北京前门附近一条小胡同里的几间平房——北京市剧装厂。这里也是古老的京绣目前最正宗的传承地。

     

        地处二环内的剧装厂空间狭窄。不到20平方米的材料库房中,堆叠了各种颜色、不同材质的布料和丝线。逼仄的生产车间里,十几名技师各自在一米多高的条案前,紧张地忙着手中的活计。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歌剧《图兰朵》、京剧《宰相刘罗锅》等近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剧戏装,以及故宫博物院全套仿古刺绣都出自这里。而引导记者参观的这位娟秀、清瘦的女子,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工艺美术一级大师孙颖。

     

        孙颖介绍,在“燕京八绝”之中,跟皇室生活最近的就要数京绣了。京绣的针法以盘金、打籽、平绣、圈金为主,在全国的众多绣种之中受宫廷影响最深,以其富丽堂皇、图必有意、纹必吉祥、材料名贵的特点,位居京、苏、湘、顾“四大绣”之首。

     

        “京绣最精彩的地方在于色彩图案,以黑、黄、红、蓝四色为主色,绣线配色鲜艳,一针一线尽显皇权、奢华、大气。”孙颖展开一块完工的绣片儿,红橙黄绿青蓝紫蜿蜒数道波纹犹如流动的光影,娇艳欲滴的花朵儿更让人禁不住伸手抚摸。

     

        “一件戏装,从头到尾要经过裁剪、绷片儿、配线等20多道工序,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有些‘私房活儿’要求更细致。”孙颖提到的私房活儿,是专门为名角儿量身定制的戏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等大师的“行头”就出自剧装厂老一辈匠师的手中。

     

        除了工序繁杂,绣什么图案也讲究着呢。同样绣龙,皇帝的龙袍上要绣五爪金龙,张嘴吐珠,而包公穿的蟒虽然也是龙,但只有四爪,嘴闭着,意味着臣服。孙颖早年有幸跟着多位大师学艺,掌握了绣蟒、靠、帔、官衣、褶子五大类戏装的精髓,技艺超人,无论生、旦、净、末、丑哪个行当的戏装都能设计。由她编写的《剧装图案》一书收录了大量花纹图案,成为业内必备的工具书。

     

        围着车间绕了一圈后,孙颖在一个铁皮柜前停下脚步,叫助手拿来白手套,用钥匙打开柜门。里面层层叠叠挂着的都是京绣剧装精品,皇帝的龙袍和箭衣,包公穿的盘金蟒袍……孙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地方实在太小了,存放珍品也就这个条件。”

     

        37年前,19岁的孙颖迈进北京剧装厂大门时未曾想过,辉煌一时的京绣技艺会随着京剧的兴衰几经沉浮,而即使是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的今天,这间闻名全国的剧装厂还要把部分厂区出租,用租金来维持日常运转。

     

        尽管举步维艰,但孙颖仍然想尽办法传承京绣技艺。目前厂里的年轻技师有20多人,孙颖尽量开发更多的京绣订单,让他们都有亲手制作京绣的机会。她说:“从事京绣制作利润微薄,我们只为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启动“平安故宫”工程,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院藏文物。经过精挑细选,7个门类的“非遗”传承人被请进“宫”协助修宝。作为入选人之一,孙颖介绍,北京剧装厂此前曾复制过坤宁宫帝后大婚幔帐、龙袍服饰,养心殿、永和宫、咸福宫的帝后贵妃幔帐等绣品200余件。“这回是首次为故宫修复文物,难度很大,但是在此过程中能活态培养传承人,让一些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得到振兴,很有意义。”(本报记者 罗旭 通讯员 孙宏阳)

     

        人物小传 

     

        孙颖,女,1957年生于北京,北京市工艺美术一级大师。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技校,现任北京剧装厂副厂长。2011年入选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