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夏粮“十连丰”靠什么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析缘由及对全年影响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7日 10版)
    CFP

        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比上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开门红”。在高起点、高基数之上,夏粮增产是如何实现的,增产的支撑是什么?夏粮丰收有什么意义,全年粮食生产能否实现“十连丰”?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今年夏粮有“四个特点”

     

        记者: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告今年夏粮再次增产。与往年比,今年夏粮生产有何特点?

     

        负责人: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比2012年增长1.5%,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连丰”。其中,冬小麦增产1.3%,实现第十年增产。

     

        粮食生产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第一保障,是基础之基。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需要稳定粮食生产。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今年夏粮再夺丰收,为“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面积基本稳定,今年夏粮面积4.14亿亩,比2012年增加1.5万亩,基本持平;二是单产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亩产达到318.7公斤,比2012年增加4.7公斤,其中冬小麦单产达343.6公斤,比上年增加5.1公斤;三是黄淮海地区增产贡献大,有效弥补了西南西北夏粮因旱减产的损失;四是马铃薯等杂粮发展迅速,今年杂粮增产占夏粮增产量的1/4。

     

    “十连丰”来之不易

     

        记者:今年夏粮在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灾害威胁大等不利条件下再创新高,来之不易,请分析一下夏粮增产的支撑是什么?

     

        负责人:今年支撑夏粮增产的因素,简单讲,主要是政策持续发力、科技服务到位、防灾应对有效、气候总体有利。

     

        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的夏粮生产高度重视,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突出表现为“三个最”。去年秋冬播前,中央财政提前拨付农业“四补贴”及高产创建资金1701亿元,是历年拨付金额最大的一年;再次提高和及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涨幅0.1元,是近年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今年中央财政还专项安排17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对冬小麦实行全覆盖。同时,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由4亿元增加到8亿元,是近年小麦稳产增产技术补贴力度最大的一年。这些政策释放了强烈信号,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今年夏粮面积基本稳定,增产主要靠单产提高,科技成为夏粮单产提高的基础支撑。近年来,在应对罕见干旱、低温等灾害,促进夏粮生产发展的实践中,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冬水和“一喷三防”等技术模式,不断发展“细化分类,精细管理,科学指导”的工作方法,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率先落实关键技术,促进平衡增产。全国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349个,示范片平均亩产528公斤,比所在县市小麦平均单产高20%以上。

     

        夏粮稳产的关键在于科学防灾减灾。今年,面对西南西北冬春连旱、冬麦区春季倒春寒等灾害,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科学减灾,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特别是针对病虫发生趋势,开展统防统治。由于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病虫害今年普遍偏轻,赤霉病累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减少85.2%,条锈病减少51.7%,蚜虫减少22.3%,实现了“虫口夺粮”。

     

        此外,今年主产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夏粮增产。4月冻害及5月底强降雨引起江苏西北部、安徽东北部等地小麦因灾损失,但影响范围和程度有限,没有改变全国夏粮增产的趋势。

     

    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

     

        记者:当前早稻和秋粮生产形势如何,在夏粮实现“十连丰”的基础上,全年粮食生产能否实现“十连丰”?

     

        负责人: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较好基础,但粮食生产大头在秋粮。

     

        从目前情况看,早稻已陆续开镰收获,面积增加,湖南、江西等主产区增产趋势明显,全国早稻有望再获丰收。当前,秋粮生产形势不错,由于政策信号强,农民积极性高,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

     

        今年,东北地区克服罕见低温春涝影响,虽然始播期推迟,但播种结束期并不晚,加之播后墒情好、积温足,作物出苗快苗齐苗全,出苗率是近年最好的一年,目前大部分作物长势好于去年。南方水稻主产区中稻长势正常;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玉米面积增加,长势普遍较好。可以说,实现全年粮食“十连丰”有较好基础。

     

        目前正值主汛期,是灾害多发频发期,也是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秋粮生产还要经历干旱高温、台风洪涝、低温冻害以及病虫害的考验,夺取秋粮丰收任务依然艰巨,关键是抓好防灾减灾。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把晚稻和晚秋作物种足种满种好,加强在田作物田间管理,科学防灾减灾,强化病虫防控,加强技术指导,全力打好秋粮生产这场硬仗,确保全年粮食“十连丰”,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报记者 李 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