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高度抢占受众的今天,传统媒体如何占领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被披着外衣的错误思潮所动摇,显得格外重要。
第一,淡化宣传色彩,强化传播意识。央视国际频道定位为“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频道”。但“宣传”一词在西方被认为带有政治色彩的推销、灌输和偏执等意味。“淡化宣传色彩”并不是要改变媒体性质,而是改变外宣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提升报道质量,提高外宣实效。
由“宣传”色彩转向“传播”色彩需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突出“事实第一性”。坚持“用事实说话”,追求报道的迅速及时,避免口号式宣传。二是新闻选择角度以“受众为主”。CCTV4应该用“别人熟悉的语言方式,说别人感兴趣的事情,通过感染别人从而宣传自己”。三是掌握好“平衡报道”。这包含国内与国际报道的平衡、正面与负面报道的平衡、多种观点的平衡等。
第二,淡化意识形态属性,强化文化属性。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在信息传播中,介绍文化是一种中性手段,很少有宣传味,容易被受众接受。受众是在接受一种文化、一种知识,而不是在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点,这样容易引起兴趣,易于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节目同时还要突出“情感要素”,选题要紧紧抓住牵动全球华人内心情感的事件,以此凸显栏目风格。CCTV4的受众群体尽管遍布全世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使用汉语,有着同样的文化渊源。报道这些选题正切合了全球华人的普遍心理,增强了原有的信念和价值取向。
第三,注重主持人传播策略。国际传播的语言要符合大众传播的共性:干净利落,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完成;新颖别致,能够激发受众兴趣;犀利准确,能够抓住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信息;公正客观,能够全面反映事实真相。因此,《中国新闻》主持人的个性语言应该是在符合这些共性的基础上形成的风格。
具体而言,主持人一方面要打破公式化的提问,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切入;另一方面要注重用语符合对外传播受众的思维习惯,即注重用语的严谨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序的严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