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

    直面热点

    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瓶颈

    ——访中国国际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兵弟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11日   14 版)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城市化论坛“县域城镇化论坛”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兵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城乡在我们国家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不同的城乡聚落空间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或职能。这些职能是什么?

     

        李兵弟:从城镇化发展角度认识,农村地区(城镇化水平在50%-60%或以下),重点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资源安全的重任,保证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城市地区和城镇化发展重点推进地区(城镇化水平在70%-80%或以上),继续发挥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在城镇化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转变单纯以工业生产发展为主的模式,部分特大城市要承担起参与国际型城市发展竞争的作用。在城乡融合地区、城镇密集地带的农村地区、大城市周边的郊县地区、国家重点发展的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在60%-70%),应该重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适时适度改造农村居民点的传统聚落形态,完善以县级为单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再造和修复城乡生态环境,形成城镇空间分布合理、产业联系紧密、功能互补互惠、城乡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在现实地域上城乡发展空间往往是交融的,要结合各地实际界定城乡发展的主要职能承担。

     

        记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发挥大城市、大都市群的核心引领和辐射作用?

     

        李兵弟:第一个就是要提升其辐射和带动周边的区域发展能力。第二个要提升大城市的创造功能、服务功能、信息引领功能为主的创新能力,要从一般的制造业竞争中间退出来,把一般制造业的竞争空间让渡给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重点发展城市的创新功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个要提升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人文发展为主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而不仅仅只是经济方面的承载能力。第四个要提升都市区域城乡建设成熟程度的建设能力。第五个要提升民生发展、民生保障和市民幸福指数为主的服务能力。

     

        记者: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的一个目标,也是许多农民的“中国梦”之一,如何理解“均等化”这一理念?

     

        李兵弟: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首先要牢固地树立城乡平等发展的基本理念,要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其次要把进城农民市民化落到实处,让进城农民家庭享有城市家庭一样的福利和保障。

     

        记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资源如何实现均衡配置?

     

        李兵弟:由于历史欠账多,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别,农村落后,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落后上。为此,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尤其是村庄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建立以城带乡联动发展利益共享的机制,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在重点领域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就要实现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要依托小城镇这一空间载体,才能更多地、更好地、更有效率地服务农村地区。同时,要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和城乡的均衡配置,特别是政策空间要有利于推进小城镇发展,创新小城镇产业引入机制,引导各地把更多的一般制造业的发展空间让渡给小城镇,为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创造条件。

     

        记者:如何加强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平等交换?

     

        李兵弟:今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讲得很到位,如5年内完成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保护农民的“三权”——即农民对农村集体组织的土地的承包权、使用权和分配权;尽快完成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拟定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补偿条例,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建设等。从制度上确保城乡资源要素的公平交换,就必须探索生产要素交易市场的建设机制,不断规范和完善交易活动。

     

        记者: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瓶颈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您有哪些构想?

     

        李兵弟:户籍改革势在必行,有些城市正在进行以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小城镇发展试点。按照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外围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的落户条件,积极引导本市籍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它的核心是实现让农民进城的转户自愿、退地自愿、退地有偿。只要你进城,政府就给你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这样一来,农民进不进城有了自主选择权,就使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可能。(本报记者 梁 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