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新发现黄天道帛书与写经”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公布的明清黄天道文献,是该所副教授曹新宇在田野调查中的最新发现,包括9种罕见的大型彩绘帛书手卷和40多种珍贵的明清刊本和精抄本,另外还有大量符箓疏表、零散抄本、家谱等稀见史料。秦宝琦、程歗、牟钟鉴、马西沙、郝春文、黄兴涛、杨念群、夏明方、孟宪实、尹虎彬、刘成有、郑永华、邓庆平等30余位研究中古中国史、敦煌学以及宗教学和人类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黄天道是明清民间教派之集大成者,创立于明嘉靖年间。明清众多重要教派,如大乘教、八卦教、先天道等,均深受黄天道的影响。1948年,李世瑜先生考察了察南万全县(今属河北省)黄天道;上世纪70—90年代,日本学者泽田瑞穗、中国学者喻松青、马西沙,利用公、私收藏的几种黄天道宝卷,初步梳理了黄天道的存世经卷与祖师脉络以及清代黄天道案的历史。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宋军、日本学者太田出,中国台湾学者王见川陆续刊布了一些私藏黄天道经卷。此次新发现刊本、写本中,未见著录的孤本宝卷,即达30多种;9种帛书中,7种未见任何形制的著录。此外,调查还发现一批经目,收录152函,约250多种(含复本)经卷。调查者还在当地文化工作者的支持下,系统收集了有关碑铭、壁画、庙志、族谱、历史传说、乡村戏剧、口述史料等大量资料。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清代秘密社会史、秘密宗教史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上述调查,即获得教育部文科基地清史研究所重大课题“明清民间宗教的地方化研究”部分资助。
与会者认为,新发现文献除了极大地丰富了学术界所知的明清华北黄天道资料,还有助于推进一批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一,大型彩绘帛书手卷,为研究宝卷学者所首见。这批帛书制作于1763年清廷查办直隶黄天道案前后,制作地点为山西寿阳。结合新发现黄天道教祖李宾的“家谱”,可见寿阳为其祖籍。这一发现,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黄天道教祖的生卒、故里、家族背景等问题,同时为学术界所关注的明代卫所文化与民间道门的关联性问题,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其二,多种明前期教派经卷的发现。1475年,明廷曾公布过一份禁书名单,其中所记八十余种禁书属于白莲教系统的早期经卷,但书单中除了《五公经》、《推背图》等有写本流传,学界公认大部分经卷已经失传。此次发现经卷中,即有禁书单上的《通天彻地照仙炉经》《三圣争功聚宝经》《照贤金灵镜经》《应劫经》等4种,另外,同册《佛说定劫经》的性质、特点与上述4种一致,应当是禁书单上失载的同类经卷。这一发现,对了解与重构白莲教的早期思想脉络非常重要。其三,《三教应劫总观通书》的发现。该经卷因林清、方荣升起义所用,被嘉庆皇帝屡屡下令严查,因而成为清代最著名的民间教派经卷。此次发现的精抄本《三教应劫总观通书》(题《普明三期普渡》)以及《大明诚意伯刘伯温先生遗留搜天宝鉴》,为目前该经卷最好的写本。其四,这批文献还涉及学术界前所未知的明清时期各个教派的关系,特别是直接提到明宣德五年刊《皇极收元结果宝卷》,以及明嘉靖二年重刻本《皇极金丹九莲正信归真还乡宝卷》等明代重要教派宝卷的来源。其五,在图像史上,这批帛书、写经首次提供了明清秘密教派中的“救劫银城”“陀罗尼符”“罗睺、计都、九曜”,以及“摘光祖”等信仰的大量视觉史料,为学界重新探讨明清秘密教派是否与晚唐、五代以来的摩尼教有关,提供了新的线索。(户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