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5日 星期五

    网瘾是精神疾病吗?

    ——访《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者陶然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05日   06 版)

        日前,被视为精神医学领域“圣经”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做了近20年来第一次重大更新,在关于“网络游戏成瘾章”中,全盘采纳了我国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室主任陶然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这是国际精神医学领域第一个中国标准,但这个标准也带来了争议——

     

    一次对国际标准的挑战

     

        “手术的标准,药物运用的标准,解剖学、病理学的解释,全部来自西方。中国人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只能够机械地服从标准的制定者。中国人失去了自己的创造。”这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谈中国医学的文章里的一段话。

     

        这段话或许有些夸张,但直切要害。“我国医学领域80%用的都是西方标准,创造力还很不够。”陶然有同感,这其实也是他研制《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时的想法。

     

        国际精神医学领域通用的诊断体系主要由《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要点》(ICD)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构成,我国结合国内情况与国际经验,制定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但几乎所有精神疾病的诊断都是按照这些标准得出的。

     

        陶然2005年开始研究网瘾,对1200个样本病例做临床研究,6台电脑花半年才将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完,然后制定出网瘾诊断标准。此前,他从事酒精、烟草等物质成瘾研究20余年,由于症状表现的相似性,它将这些网瘾病例共同表现出的病症定义为“非物质成瘾”。

     

        但他的定义招到了同行的非议。“因为《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没有‘非物质成瘾’这个说法,国际社会也没有这一疾病类型。”

     

        有人甚至觉得他在忽悠,研究经费申请报告也有去无回;还有人建议将标准归入“使用网络冲动控制障碍”,尽管有些牵强。“但我们不愿随波逐流。”陶然说。

     

    网瘾是否可当作精神疾病

     

        尽管陶然研制的是精神医学领域中国人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但还是引起了很大争议,因为这意味着符合该标准的网络成瘾者将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疾病。

     

        上网玩游戏也能成精神病?很多人担心,该标准会导致更多的“被精神病”的可能以及过度药物治疗,进而质疑:网瘾是否该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

     

        精神疾病的诊断在医学上一般有两个最基础的指标:当事人的社会功能是否产生了缺损,当事人是否为此痛苦但无力控制。

     

        “很多人玩网络游戏后,变得冷漠、孤僻,甚至暴力对抗父母,无法上学或工作,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这些表现符合这两个指标要求。”陶然认为,这表明这些网络成瘾者有患有精神疾病的可能。

     

        司法精神病鉴定专家毛文君指出,酗酒、毒瘾、病理性赌博等成瘾症,目前已纳人精神疾病诊断范畴,将网络成瘾纳入也是合理的,有利于精神科专家介入治疗,在心理疏导基础上开辟更多治疗渠道,保障对网瘾人群的治疗效果。

     

        对“被精神病”的担忧,则可以通过严谨的标准和严格的执行来避免。《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虽然只有九条,但是在数以千计的病例样本的统计分析和有效检验的基础上制定而成,操作性很强。“九条中符合五条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陶然说。

     

        他认为,网瘾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后,能推动医院相关科室的发展和完善,使网瘾人群能像其他患者那样方便就医。“他们可以随时找精神科医生做诊断,符合标准就治疗,不符合就不治疗,这有利于及时治疗,避免误诊。”

     

    不应讳精神病而忌医

     

        然而,《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推行起来并不容易。

     

        “老百姓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有误区、甚至偏见,我们平时常说的‘精神病’,在医学上多指重性精神疾病。”陶然说,“事实上,很多心理问题本身就是精神疾病,但我们讳言‘精神病’。”

     

        今年开始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指出,精神障碍(即精神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因此,精神疾病不等同于“精神分裂”或“疯子”,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情感障碍、神经衰弱、抑郁、失眠等都属于精神疾病,我们无需谈精神病而色变,甚至讳疾忌医。

     

        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诊断并指导治疗,对网瘾的预防和科普也具有意义。“它能引起全人类对网瘾的警觉性。”陶然说。

     

        尽管如此,陶然并不确定该标准将来是否有可能被官方推行。但他希望,如果网瘾被当作精神疾病来诊治后,政府能为那些网瘾患者提供一些政策保障,比如医保。

     

        他说,该标准被收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后,“意味着美国青少年治疗网瘾,可以纳入医保福利体系了”。

     

        不过,陶然已有了一个初步计划,他打算和民政部门合作,救助留守儿童中的网络成瘾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九条标准

     

        1.渴求症状(对网络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戒断症状(易怒、焦虑和悲伤等)

     

        3.耐受性(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4.难以停止上网

     

        5.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

     

        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

     

        7.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8.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

     

        9.玩游戏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