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书人书事

    陆学艺的“三农”绝唱

    作者:杨 耘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2日 13版)

        陆学艺先生的《“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原定于今年五六月间出版。正在出版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之际,惊悉陆先生不幸于2013年5月13日在京辞世,噩耗传来,大家不胜悲痛!

        “做学问就是要解决问题”,这是陆学艺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所有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动力。陆学艺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留下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等扛鼎之作。学术界评价陆学艺的学术成就:首先,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农村、农业问题有重大的真知灼见,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贡献。第二,他对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关注。由于他的及时提醒,中央长期关注粮食生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第三,在社会学方面建树卓著。他以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而享誉中外,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学者中堪为佼佼者,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方面的学术贡献巨大。

        30多年来,陆学艺到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调研,同农业的多个部门打交道,发挥智囊作用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1979年9月中旬,陆学艺和两位同事到安徽调研后,顶着有悖中央文件的压力,写成了研究报告《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于当年11月3日刊发在《未定稿》增刊,虽然共印了200份,但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也看到了。后来,万里在一次干部会上说,最早为包产到户做宣传的文章,是社科院同志写的。这份增刊传到甘肃省,省长李登瀛专门转给省委书记宋平,并在刊物上写了如下一段话:“这份材料是从北京捎来的,其中社科院写作组的那一篇要重视,同文件的说法不一致,值得我们思考。”可以说,这份调研报告有力地助推了“包产到户”的改革实践。

        再如,陆学艺出于对粮食安全的忧虑,1986年4月写出了《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一文,指出农业发展的11大制约因素,主要是两条:一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几年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在几个重要方面削弱了;二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挫伤。

        1986年6月10日邓小平找中央领导同志座谈时指出:“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粗略估计一下,到2000年,以12亿人口每人800斤计算,粮食年产量要达到9600亿斤。从现在起,每年要增产100多亿斤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现在粮食增长较慢。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9页:《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见《“三农”续论》第35页)。此后,中央专门进行了讨论,责成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水利部、电力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即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等单位共同研究,提出今后10年增强农业后劲的建议。

        他最早倡导县域综合体制改革。进入新世纪,陆学艺敏锐地提出,我国农村必须要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初步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改革。他认为,“三农”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障碍。为此,他提出了根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三项重要举措:改革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改革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和实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6年,重庆出版集团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出版《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书系》,陆学艺慨然应诺担任这套丛书的总主编,该书系迄今已出版近60种。2008年,陆学艺答应将自己的第五部“三农”文集交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这就是《“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一书。他为本书写了非常有分量的“前言”、“后记”,亲自审读了书稿校样、版式,并对图书封面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甚至,还不厌其烦地审读了图书腰封和封底文字。他去世的十多天前,还与编辑通电话讨论图书的宣传事宜。

        应当说,这本书的重要出版元素,陆学艺生前都看到了。但让人痛惜的是,他没能看到这本书面世。

        “不深读‘三农’就不懂得中国”。《“三农”续论》是一部关系重大的实践学说,其资政价值、学术品位与生动性高度融合。非常适合参与国家改革发展进程的各级党政干部、“三农”问题决策者、管理者和“三农”工作者、社会学者阅读,对“三农”问题有兴趣的广大读者也将大有收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