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时代问答⑦

    给社会力量让出空间,不会影响政府权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李强谈社会管理

    《 光明日报 》( 2013年07月01日   02 版)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如果说经济建设是为国家富强奠定物质基础的“做蛋糕”,那么社会建设就是“切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目标要选择怎样的路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

        记者:党的十八大把社会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为什么呢?

        李强:如果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比作车轮,那么只有两者协调,车才能正常运转。经济建设往前走,必须有社会建设作保障,这是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社会建设的原因所在。

        记者:加强社会建设,要特别强调公平正义,有观点认为这会影响社会发展的活力。

        李强:和谐社会有两个要素特别重要:一个是法治,另一个是公平正义。这首先涉及两个概念,公正和均等。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承认不均等存在。没有必要非要拉平,公正不一定是均等,因为均等也可能不公正。所以,我们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既强调效率又强调公正。

        实现分配的公正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初次分配,人们在市场上竞争,贡献多的人获得的份额大,贡献少的人获得的份额就小。但是,还要进行再次分配,即第二个环节,这就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了,这时应给弱者帮助。一个社会通过这两个机制来完成两件任务:更多地促进高效率,更多地促进社会实现公正。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什么要把创新管理作为重点?创新的路径应该是怎样的?

        李强:经过30多年改革,我们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构成要素变化非常大,医疗、养老、住房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管理的组织和体系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创新社会管理。从政府层面讲,做好社会管理,首先要摆对位置,分清哪些是政府必须做的,哪些可以交给社会。其实,绝大部分的服务都可以进入市场操作。同时,好的社会管理,必须是由千百万老百姓自己组织起来的管理。比如在食品安全领域,一些国家的生产者合作社值得我们借鉴。每一个生产者都参加到合作社中的“同业监管”,比其他监管厉害。如果广大群众参与进来,社会管理就很容易了。

        有人担心,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给社会力量让出空间,会影响政府的权威。这种担心没有必要。现在,政府面临的问题是负担过重,如果把一些职能交给社会组织,政府就有更大精力去做那些最应该做的事情,不仅不会损害,反而会使政府权威大大加强。(本报记者 李亚彬)

        (为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江苏广电总台制作了40余位首席专家解析社会热点问题的系列访谈节目《时代问答》,每周二在江苏卫视播出。本文根据节目内容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