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热词·基层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30日 07版)

    基层干部不是“小角色”

     

        基层干部,在与群众接触的第一线,面对的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说,基层干部是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窗口”,群众通过他们的表现来形成对党和政府的整体印象。

     

        当前,我国改革步入攻坚期,利益关系多样,价值理念多元,基层干部面对的工作局面更加复杂,发展任务更加繁重。拆迁、住房、教育、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当好的政策从中央发出,就要靠一线基层干部来“落地”。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基层干部主动不主动,效果大不一样。

     

        然而,有少数基层干部在感情上、思想认识上与群众都有距离。其实,做群众工作,唯有当面交心才能消除隔阂,唯有平等交流才能增进感情。对基层干部来说,用微笑消解群众的火气,用耐心消除群众的怒气,用真诚融化群众的怨气,真心关爱群众,真正给群众办事,说话就有人听,干事就有人跟。

     

        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创新源头在基层。遇到艰难险阻,基层干部是排头兵;解决问题,基层干部是主心骨;带头致富,基层干部是领头羊。基层干部身处执政一线,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落实到厂矿社区、田间地头;群众的愿望诉求,要靠他们反映到上级领导的工作案头。群众最讲实惠:努力践行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宗旨,解决好人民呼声强烈的问题,这样的干部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摘编自《甘肃日报》5月29日15版 作者张正)

     

    到基层一线调研看什么

     

        长期以来有一个偏向,就是多去示范点富裕户,多看漂亮光鲜的一面,多听悦耳动听的言词。偶有调研者摆脱既定地点、既定路线、既定对象束缚,就搞得陪同者很紧张很汗颜,打破本身也成了人们乐道的新闻。这说到底,是调研的基本价值取向有偏差。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新闻记者,调研就是要看到最真实的状态,获得最现实的第一手资料。这就要求,阳光的一面要看,阳光的背面也要看;进步的一面要看,落后的一面也要看;看得见笑容,也看得见愁容;听得到笑声,也听得到哭声。但一些地方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藏拙示好”心理,只希望上级看到好的一面,只喜欢记者报道好的一面,认为这样才能提振信心,反之,把不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就觉得脸上无光,还会被指责工作没做好。这种认识偏差,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情况都像看到的、说到的、报道的那样好。

     

        调研就是要更多地带着问题去、奔着矛盾去、到贫困的地方去,做好听“刺耳音”、吃“闭门羹”的准备,看最真实的状态,听最真切的心声。把关注的重心转向贫穷、落后、灰暗、矛盾的一面,以及时发现公共治理各方面的问题、不足、缺陷、隐患,寻找解决之道。这种调研价值取向的变化,是在总体不错的基础上求解不好之因,在整体发展快的情况下“会诊”发展慢之症,为的就是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在相当意义上讲,全面小康、现代化目标、“中国梦”的质量与水平,不是仅用少数一流城市、发达地区衡量的,而是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根本改变1.28亿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根本改变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贫穷落后面貌。

     

        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我们在喜看经济总量攀升时就多一份清醒,在满眼城市繁华气派之余就多一些冷静。多到落后的地方去,多切身感受困难家庭的忧苦,我们就能找到切合实际的扶贫治贫之道,决策也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多为穷人家中客,少为大款座上宾;多做急民之困的实事,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才有执政良心,才能赢得民心。(摘编自《新湘评论》第9期 作者乔含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