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3日 星期日

    艺术鉴赏

    画是有形诗

    ——读《画布上的声音》

    作者:李 成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3日 05版)
    《盲女》 [英]米莱斯(1829—1896)

        《画布上的声音》介绍的20多位大画家是18世纪至20世纪世界画坛顶尖级的人物,是艺术天空中最灿烂夺目的巨星:梵高、高更、塞尚、米勒、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马奈、库尔贝……作者将这些画家汇聚一堂,不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西方近现代绘画艺术所走过的道路,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时期人类心灵的丰富结晶:这些不可撼动的画作早已融为人类精神的一部分。

        作者虽非画界中人,但他从小热爱绘画,并有拿起画笔把这个世界涂抹到画布上的欲望。在介绍安格尔时,他告诉我们:“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泉》),我还在一座古老的镇子里读高一,刚刚进入青春期的身体总有太多莫名的力量在涌动。”或许正是自此,作者开始致力于一些名画的奥秘探寻与审美鉴赏。虽然因为条件有限,他最终放弃了成为一名画家的热望,而是拿起一支钢笔在纸上用文字“画梦”。

        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背景,作者不会让这本书更多地从技法的角度分析大师的作品。所以,这本书毋宁说是一个人的绘画阅读史、鉴赏史。但作者有30余种作品出版的著述史所具备的文化与文学修养,使他的鉴赏和解读能撇开枝叶,直抵艺术审美的核心,并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告诉我们:这一位位大师何以成为大师,他们在绘画艺术上所到达的高度、所处的位置,他们的成名作诞生的经过及其创造性之所在,比较鉴别、犁然有当。

        《画布上的声音》将画家介绍与作品赏析分成两部分,如果说画家介绍部分的文字是一篇篇精美的散文,那么作品欣赏部分则是一首首散文诗、一段段乐曲——那的确是从画布上传来的闪烁着光与影的泉水一般动人的声音,更重要的,就是都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哲思。但是,这并不影响作者的艺术分析与艺术判断。文中引述了一个个大师同时代人的评论乃至中国作家如张炜读画的感受,使本书的文字句句落实,让读者在随作者踏上一段西方绘画之旅的同时,处处感同身受,分外亲切。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拿书中引用的这句王维名诗来说,本书正是画向诗的一次转化,亦即用诗的语言传达画的美。读者由此能获得音、诗、画的多重美感,充分领受到人类艺术的芬芳。

        《画布上的声音》  聂作平 著 新华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