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摒弃“求人之风”须维护法律权威

    张玉胜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9日   02 版)

        近期,有媒体热议在时下的“熟人社会”,“中国式求人”已成为大行其道的社会潜规则。小到求学谋职,大到兴业办厂,无人不求人,无处不求人,甚至可以涵盖人们生老病死的一生一世。尽管由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角色定位各异,“求人”现象不可避免,但“求”字背后蕴含的无奈、厌烦与困扰,却值得反思与破解。

        也许,我们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五花八门、纷繁多样的“求人”现象。一是“跑”,比如“跑门路”“跑资金”“跑项目”“跑部进厅”“跑官要官”,携“包”快“跑”,就是要“找人”“使钱”,以求打通关节,遂心所愿。二是“拼爹”,这里的“拼爹”并非单指父辈的影响,而是“裙带关系”的代名词。“我们家有人”是给人们带来归属感、安全感、自豪感的重要因素。三是“信访不信法”。人们在需要维权时,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依法”而是“求人”,指望“领导批示”屡屡奏效,更助推了“求人式”的畸形维权。

        市场有规律,凡事有规则,人们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按规则办事,凭本事吃饭,缘何非要乐此不疲地求人问道呢?究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资源不均衡,优质资源的稀缺让人们难抑捷足先登的冲动,比如“择校”;二是制度不完善,由于法规设计不尽科学与周密,导致机制上有漏洞、幅度上有弹性,为“求人”预留了趋利避害和自由裁量的空间;三是权力无制约,原本可以靠市场规律、走程序办理的事项,由于权力的杯葛和滥用,导致规则被扭曲、程序被虚置,“求人”成了王道,比如过多过滥的审批、备案。

        透过形形色色的“求人”怪象,我们看到的是规则的孱弱和权力的强势。在一个正常有序的社会架构中,最令人敬畏的不应是权力,而应是法律。破解“求人”之困,必须营造摒弃人治、崇尚法治的社会环境,充分维护法律制度的权威,以明规则战胜潜规则,逐步实现从“靠关系”到“靠法律”,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浴火重生。

        远离“求人之风”、缔造法治社会,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多个层面开出药方。比如,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切分蛋糕”的关系,加大民生投入和优质资源供给,尽可能压缩“求人”生存空间;加强国民法治教育,弘扬和培育规则意识,不断积聚“找市长不如找市场”“靠关系不如靠法律”的社会正能量;堵塞制度漏洞,切实简政放权,做到“放”“管”有度,潜心便民、利民、惠民,为弃“求人”潜规疏道清淤;强化法制刚性,严格权力监督,恪守办事程序。唯此,才能破解“中国式求人”之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