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旗为代表的国产车,要想在公车采购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恐怕还得想想办法,从节约的角度说服关注公车消费的公众。
“王毅外长的公务用车是红旗H7轿车。”6月17日,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发出的这样一条微博,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这是停滞多年的公务车“国产化”起步的信号,今后省部级官员“座驾”或将选用红旗车,而其他公务用车也将更多选用国产品牌。受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一汽轿车股价当天午后迅速翻红,最高上涨近4%,最终收于14.10元,上涨1.73%。
通过新闻制造销售话题,红旗轿车为市场营销教材又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但我们此时不必关注营销业务,也不必关注红旗和奥迪哪个更像公车,而是要关注公车到底应该长什么样。
说起公务车,红旗是一个无法抹去的符号,曾经,它是唯一的政府用车。但是,红旗这种地位的取得,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可选的汽车品牌实在少之又少,自主品牌汽车基本上也就红旗一家。因此,在历史上,红旗的品牌价值附着在公车之上。红旗最后被奥迪等国际品牌取代,是因为其品质上缺乏竞争力。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政府颁布“节油令”之后,红旗轿车因“耗油过高”被“勒令停产”。此后,节能、便捷的合资品牌轿车便一直是中国公务车的主角。
统计显示,在2010年之前的几年中,每年非国产自主品牌车型采购量占我国公务车采购的近90%。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要求,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L,价格不超过18万元。对于这一规定,业内普遍认为,这体现出了对国产车的扶持。但从实际效果看,2012年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依然没超过两成。
长期以来,自主品牌在公务车采购中比例偏低,大抵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领导干部的面子问题,进口或合资汽车的品牌价值和号召力明显比国产汽车强;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买进口和合资汽车,还是大多数花自己钱买车的老百姓的选择。
因此,红旗等国产汽车品牌要抢占市场,最根本的还是靠品质吸引人。而政府对于高级公务车的采购,也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让更多企业参与竞争,而且还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挑选价格最低、技术最好的汽车。这关乎公务用车的需求,也关乎公众的利益。
在公车改革和节能减排成为大趋势的当下,公车采购和使用的成本越低越好,而以红旗为代表的国产车,要想在公车采购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恐怕还得想想办法,从节约的角度说服关注公车消费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