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台湾纪录片来北京公映,具体说是一系列纪录片,5位导演分别拍摄了6位台湾作家: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杨牧、周梦蝶、王文兴,集成《他们在岛屿写作》。笔者去电影院看完了全部影片,但是内容之外的故事,让人更有感触。
先说此片的缘起,据制片人廖美立说,他们发现现在台湾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当年的知名作家,更不要说去阅读他们的著作,她希望能让现在的年轻人去读这些经典的诗歌、小说。这个想法得到了支持,华硕电脑创始人之一的童子贤给予了“温柔的文化赞助”,每部片子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制片人的初衷是不和明星扯上关系、不做剧情片、商业片,甚至不考虑盈利,只是想给这些作家留下光影,表达敬意。
从影片公映情况来看,在电影资料馆近1000人的影院里,上座率每场都接近80%甚至90%,台湾文化产业的运作效力由此凸显:这部纪录片此次来京只是小范围公映,却联合三联书店、单向街、时尚廊售票,在高校、书店举办主题沙龙,邀请两岸文化学者和导演等举办讲座……原本是“小众”的影片,变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事件。在“压力”或者好奇心驱使下大家纷纷前往观看,这也是为什么该片在台湾能够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其次,廖美立是诚品书店的创始人之一,诚品的“文化生态”观念让很多原本高深的文化概念变得平易近人。从预订票的设计,到作家的海报、宣传册,都有精美的质感,契合了很多年轻人的喜好。而他们期待的情景也确实发生了:不少观众通过影片第一次读到杨牧、周梦蝶的诗,看完电影,很多人开始寻找他们的书。
看完影片,笔者开始思考:大陆难道没有更有名、更值得拍的作家学者?大陆难道没有更好的导演?我们当然有,2012年,深圳某影视公司策划出品了10集纪录片《先生》,分别以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10位大师为传主,通过影片再现先生们的人生历练和个性修为。影片从文本到画面都很用心,对一些历史事实也没有回避,可是并没有激起像《他们在岛屿写作》这样的观影热情。不得不说,在对此类文化产品的运作推广方面,我们还有所欠缺。
内容上没有影视剧花哨轻松,播出平台稀少,导致收入低廉,这些都是纪录片的现实困境。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对准民众日常饮食是一种选题的讨巧,那么《他们在岛屿写作》则针对年轻观众,把网络营销运用得十分熟练。在来大陆公映前半年,就开通了豆瓣和微博的公众账号,联合北京的书店、读书会举办抽奖赠票、观影分享,帮潜在观众启发文学爱好;影片公映选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百老汇电影中心,也是针对了特定的文化群体。细心一想这完全是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但是并不会因此损害观众对影片的感受,反而觉得片方十分用心——这就是精准营销的高明之处。
所以,哪怕只是拍摄一群老人,哪怕拍摄的选题是当下并不流行的文学,哪怕呈现的作家大陆观众并不了解,但是从“最深刻的文学电影”,不难窥见制作方为推广所花费的心思,也就难怪大批“文学青年”自掏腰包捧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