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曾特别记述这支部队。1928年,我党在湘赣边区创立莲花赤卫队。马日事变后,赤卫队依靠队员贺国庆舍命保存的一支步枪起家,威震敌胆。从此,这支英雄部队就以“莲花一支枪”闻名全军,在每次历史转折关头当先锋、打头阵。
而今,作为中央军委的战略预备队,继承了“莲花一支枪”威名的兰州军区第47军某机械化步兵旅,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实现从摩托化到机械化、信息化的转型。军委首长称赞其“在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上成绩突出”。看过他们训练的人,都称他们为“强军先锋”。
刮起“头脑风暴”
2010年6月,这个旅迎来某新型坦克、步战车等全军最新一代陆军主战装备。面对信息化装备,官兵们出现种种不习惯、不适应。旅党委“一班人”认为,“不习惯、不适应”,说到底是观念出了问题,思想存在差距。为此,他们在全旅展开大讨论,刮起一场场“头脑风暴”,引导官兵实现由单一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惯性思维向创新思维,由概略思维向精准思维转变。
这个旅组织官兵认真学习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前沿理论,研读《军队信息化建设概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概论》等书籍;同时,对部队进行全面摸底,查找问题并反复研究,制定出《机步旅建设三年规划》、《新装备作战能力建设三年规划》,形成“以新装备能力建设牵引转变、以加速培养急需人才支撑转变、以信息系统集成融合主导转变、以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助推转变”的发展思路。
理念一变天地宽。旅长徐建刚带领官兵以“体系合成”的思维抓训练,在操作和运用以一体化指挥平台为重点的各种信息系统上下功夫。不久前,在“猛进-22”网上对抗演习中,这个旅采取“要素分离、系统互联”方法构建网状指挥体系,以“同步获取情况、同步分析判断、同步筹划决策”方式对“战场”实施精确控制,与对手对抗3个回合,实现“三战三捷”。
主动脱胎换骨
新装备列装之初,通信能手、四级军士长吴计波认为“没啥难的”,但他钻进坦克,忙活半天,竟连电台都没能联通,憋得满脸通红;而“神射手”、四级军士长刘怀磊,一钻进新型步战车就懵了:车内的车载计算机、电子罗盘、激光测距等信息化系统目不暇接,星罗棋布的开关、按钮近百个,令他手足无措。
类似这样的尴尬,许多官兵都遇到过。他们惊讶地发现,面对新装备,自己原有知识和技能基本“归零”,一夜之间成了“门外汉”。残酷的现实使官兵明白,要完成从摩托化向机械化、信息化的跨越,要在信息时代仍保持“莲花一支枪”威名,就必须以战争年代闯关夺隘的勇气,对自身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官兵们视新装备训练难题为敌人,勇敢地向新装备训练难题发起一次次进攻。没有训练教材,他们自己编写;缺乏学习资料,他们四处收集;没有训练经验,他们主动摸索。3年下来,这个旅自主编写6类23本新装备训练大纲和操作规程,研发26个3D教学软件,制作70多部教学视频,收集整理数百万字的资料,革新30多件训练器材。
与此同时,这个旅有600名官兵实现学历升级,3400名官兵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230多名官兵取得网络管理员、信息采集员等资格认证;干部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6.7%,100%会操作使用一体化指挥平台。如今官兵的工作、生活和训练都离不开网络,信息化生存已成为常态。
2011年,这个旅装步二营担负军区第一支合成营训练试点任务后,经过艰辛探索,破解40多个演训难题、摸索出16种新战法,成为“力量有机融合、信息高度共享、实时指挥控制、行动自主协同”的新型战斗实体。去年8月,这个能够遂行独立作战任务的合成营,在军区组织的实兵对抗演习中,接连与师、旅建制部队对垒,大显身手。军区领导称赞他们“研究深入、战法灵活”。
攻克“最大麻烦”
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不断列装,这个旅与许多部队一样面临“成长的烦恼”:武器装备处在半机械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混编状态,由此带来的指挥平台条块分割、兼容性差和信息共享难等问题,成为制约体系作战能力提高的“最大麻烦”。
面对前进路上的拦路虎,是畏缩不前,还是主动作为?旅政委孙宗政说,畏缩不是全旅官兵的性格,“莲花一支枪”素以攻坚克难著称。在转型征途中再当先锋,是全旅官兵的唯一选择。
放眼未来战争,这个旅把目光锁定在综合集成上。他们感到,要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仅仅靠新装备形成作战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用综合集成的办法整合新老装备,实现信息系统与武器平台的融合,打起仗来千军万马才能拧成一股绳。为此,旅里请来专家,组建攻关小组,打响一场攻克“最大麻烦”的战斗。
针对装甲指挥车组与某型坦克、步战车信息系统不兼容的问题,排长熊辉带领攻关小组经过上百次实验,将过去的单一语音通信指挥系统,拓展为语音、简令、代码、图标指挥系统,实现了旅营连三级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组织技术骨干与专家联合攻关,升级软件系统、规划组网模式,实现了某型坦克、步战车与某型高炮、自行火炮等不同武器平台间的信息互通。
官兵们自觉把数据建设作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们详细登记每次训练数据,以连为单位,每周对训练数据进行梳理汇总,最后用车场管理站将所有数据参数输入“装备使用参数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组织力量,建立战区地形、水文、气象等方面的数据库。寒暑更替,坚持不缀。如今,一套包括不同地域的“新装备作战数据库”逐步建成,官兵也养成了实时采集和整理数据、及时更新和使用数据库的习惯。
短评
主动作为就能梦想成真
从诞生之初的“莲花一支枪”,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机械化部队,兰州军区第47军某机械化步兵旅的发展过程,无疑是中华民族追求强军梦的一个缩影。80多年来,无论时代怎么变,装备条件怎么发展,这支部队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主动作为的作风永远不变,他们不愧为强军先锋,他们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主动作为就能梦想成真。
强国必强军。“中国梦”,是强国梦,也是强军梦。强国与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两大基石。兰州军区第47军某机步旅官兵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将军人之梦融入国家之梦,自觉意识到自身担负的责任与使命。面对部队发展难题,他们不等不靠,迎难而上,革新观念,脱胎换骨,勇于创新,以战争年代闯关夺隘的勇气攻克一道道难关,因而在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取得骄人成绩。
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征途上,能留下怎样的印迹,不取决于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踏踏实实地干了什么。当今中国,是自近代以来发展得最好的时期,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比任何时候都要近,但也是面临巨大挑战的关键时期。我们学习兰州军区第47军某机步旅的先进事迹,就要像他们那样主动思考难题、攻克难题;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面前不绕行;对于积累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和新出现的棘手问题,更要拿出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气慨,奋力破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下,只要我们主动作为,就能梦想成真。(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魏 春 本报通讯员 游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