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5日 星期六

    世事评说

    善待大海

    万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5日   05 版)
    万佳

        海豚体内含有某些有毒的化学物质——这是环保人士和海洋科学家的断言。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海豚体内被发现的有毒物质不仅有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阻燃剂,而且还有杀虫剂DDT。科学家们相信,这些物质或是可能导致癌症,或是可能对人造成认知障碍等精神性伤害。海豚体内的毒物从哪里来?被它们吃掉的鱼类可能是最接近事实的答案。考虑到这些鱼类同样也是人类为之倾倒的美餐,那么,海豚体内的毒物显然也会在人体内出现。人类活动制造了“毒鱼”,而“毒鱼”反过来向人类发难,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毒海豚”从哪里来?近50年来,有多少包括有毒塑料制品在内的垃圾被抛进了大海?有多少海上采油企业制造过或大或小的原油开采或航运溢油事件?有多少丢弃的渔网和鱼钩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伤害,或影响其繁殖,或导致其基因突变?有多少滩涂围垦、海岸工程、航道疏浚等人类经济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我们至今还不清楚,在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将多少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排入了大海。

        然而,比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更可怕的,是人类对海洋的过度索取。环保主义者坚称,在人类被“毒鱼”毒死之前,海洋鱼类将不复存在。海洋鱼类目前已经面临被捞空捕尽的危险。联合国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只有25%的商业鱼类储量尚能相对维持正常水平;30%的鱼类储量处于萎缩状态;90%的大型食肉鱼类自上世纪中叶起已不多见;倘若事态得不到控制,几乎所有商业性捕渔业将在本世纪中期彻底瘫痪。为了鱼翅汤,人类野蛮地杀死鲨鱼。为了鲜鱼肉,濒临灭绝的蓝鳍金枪鱼也不能逃脱现代化的拖网渔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渔业资源中的47%被充分捕捞,18%被过度捕捞,还有9%被捕捞殆尽。近50年来,全球海洋捕捞船急剧增加,捕捞手段不断更新换代,从而造成渔业资源衰减或枯竭的局面。海洋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衰退,全球渔业已经陷入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海洋广阔而又美丽,但它却无力保护自己怀抱里的野生鱼类,因为它似乎无法战胜人类的贪婪。谁能阻止人类对海洋的侵害?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拯救和保护海洋的责任只能由人类自己来承担。地球上97%的水体是海洋,海洋是我们的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的健康和海洋的健康息息相关。当我们谈论保护地球时,我们首先要想到的应该是保护大海。

        保护大海,就要关心海洋的生存状态。去年8月,经过两年多的深入调研,一个由多国权威人士组成的国际小组发布了海洋近期健康状况的“体检单”:60分,刚刚及格,可以说是处于亚健康或不太健康的状态。塞拉利昂岛的水域得了最低的36分,邻近夏威夷无人居住的查维斯岛得了86分,美国周边水域平均得63分。这份“体检单”提醒我们,制定并实施拯救和保护海洋的全球性方案刻不容缓。我们有责任去拯救鲨鱼、金枪鱼、珊瑚礁,有义务去恢复海洋充满活力的健康状态。人类与海洋是命运共同体,没有海洋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人类是否有能力保护大海?目前,世界上大约12%的陆地受到了保护,而受保护海洋的面积只占整个海洋的1%。联合国相关会议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球有10%的海洋受到保护。但在环绕大陆海洋中的鱼类正在被过度捕捞、在鲸鱼、金枪鱼和海豚遨游的远海水域也因疯狂捕捞而备受摧残的灰暗时刻,完成这样一个并不宏伟的目标也将变得十分艰难。好消息是,眼下世界海洋中有超过4000个水域正在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全球保护海洋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据统计,从2003年至2007年,受保护海洋地区持续每年增长11.8%,覆盖了2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受保护海洋覆盖大约48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三年增长31%。2012年,受保护海洋覆盖大约82万平方公里,自2010年平均每年增长35%。

        经济学家们说,全球用于保护海洋的费用,每年大约需要100亿美元。只要肯花钱,就能使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这无疑让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健康大海”的希望和未来。但是,化解危局的真正动力恐怕仍然来自认知和观念。人类或许已经真正意识到,假如海洋得不到拯救和保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必将面临灭顶之灾,假如海洋惨遭不可逆转的污染破坏,陆地上的生命必将随之消亡,人类历史的终结也就不再会有任何悬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