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

    文事聚焦

    “贴着地面行走”

    ——当前“三农”题材文学创作的实绩与期待

    彭维锋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04日   14 版)

        “三农”题材文学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重要的文本类型。当下全面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为“三农”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素材、新理念和新情感。新农村孕育和呼唤文学的新创造,关注新农村建设现实,反映农业新发展、描写农村新变化、塑造农民新形象,是当代作家的职业责任、历史担当和神圣使命。

        当前的“三农”题材文学创作,植根于新农村建设鲜活的发展现实,聚焦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复杂多变的心理律动,拓展和深化了作品的精神向度,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新形象的成功塑造。当下文学作品的农民形象,基本上改变了以往文学世界中灰色调的人物塑形,代之以智慧阳光、创新进取的新色调。这些以新农村基层干部和新农民所构成的文学新人系列,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历史内蕴,也生动地呈现出新农村发展现实中的重要成就: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正在消失,新一代创新型、知识型、产业型农民正在成长。

        新问题的深入思考。当前“三农”题材文学创作通过对我国农村历史现实、发展道路以及文化精神的质询与探究,表征出强烈的问题意识。《风骚的唐白河》表现了中国农村变革及新农村建设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尖锐性,肯定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了当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党的核心作用的问题;《高兴》表述出深层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并重新思考农民与市民、物质与精神的现实问题;《秦腔》则展现了在现代性裹挟之下的乡土中国、乡村文化的裂变、重组以及文化坚守;《执政基石》《精彩吴仁宝》深入思考并探讨了如何提高执政水平的严肃课题;《天地之间》《为民好书记郑九万》《美丽的田野》着重表现农村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党群关系,探究了新农村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大江沉重》《天高地厚》《大雪无乡》《麦河》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城乡关系、土地流转等问题;《湖光山色》《农民帝国》细腻而深刻地思考了富裕起来的农民的道德精神世界,剖析了金钱、欲望、权力对人性的冲击。

        新技法的探索。当前“三农”题材文学表现当下生活的艺术视角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乡谣》的语言兼具独特韵味与诙谐幽默,叙事采取了还原现场的实录性手法;《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的叙述从现实出发又超越现实,叙事语调从容而沉静;《美丽的田野》既保持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主色调,又用浓烈的浪漫主义方式彰显出农村的希望与农民的梦想;《贫穷致富与执政》运用史论结合的写作策略,揭示出群体致富的内外在动因;《秦腔》以“疯癫叙事”的艺术技法,灵活表述作家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现代性语境下的困惑与清醒、失落与坚守、断裂与承袭。

        新意蕴的创新拓展。《湖光山色》勾勒出当代社会转型视角下农村的跌宕起伏,展示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心理的复杂变幻;《美丽的田野》《插树岭》所具有的生活质感、浓郁的风土人情、诙谐幽默的乡土意趣,以及民歌、民间艺术、方言土语等本土化艺术手段的运用,呈现出浓重地域特色的文学意蕴。同时,这些作品在创造出丰富新颖的艺术意蕴之余,也不断暗示并揭示出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谋求经济的有效增长,新农民的人格建设才是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现代性诉求。

        不过,当前“三农”题材文学创作还存在着作家主体性意识弱化、理性书写力度欠佳、新农民典型形象缺乏、作品现实性薄弱以及文学性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新农村建设为当代文学创作实践开拓了富于时代特征的题材领域,为当代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风格的新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因而,作为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作家,应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三农”题材文学的创作之中,关注当下农村正在进行的历史变革,笔触新农村建设历史脉动,创作现实性和艺术性融合的文学作品。

        优秀的文学始终贯注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这就要求作家坚持“五四”以来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在表现农民的生存境况中体现终极关怀,凸显新农村建设中的真善美和新农民的精气神;同时,“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历史过程,文学作品要真实地反映这个过程中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理想追求,而绝不能采取理想化的、盲目的乐观主义描绘等简单化倾向。

        同时,有必要以理性的思考,深化作品的思想内蕴,深刻理解文学创作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在丰富鲜活的农村生活形态中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深入挖掘活生生的农村典型,彰显生活的厚度、思想的深度和精神的力度,多角度展现当下农村变革的整体状态、农业发展的艰巨复杂以及农民的苦乐悲欢,特别要通过塑造当代农民的典型形象来反映农村的时代趋向。另外,有必要在创作中始终坚持艺术规律,将理性思辨潜移默化地落实到艺术创作中,在实现文学的真实性、历史性、批判性的基础上,用艺术的眼光认识和理解农村历史巨变中的人和事,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强化文本的审美品格和文学属性。

        总之,“三农”题材的文学创作,要“贴着地面行走”,提升作品的情感穿透力。“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优秀的作家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真正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发现生活中的智慧和亮点,正视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构鲜活生动的乡村故事和乡村情感。赵树理、柳青等老一辈作家深入生活、担当责任的胸怀、勇气和激情,至今仍富有启示意义。

        当代作家应该担当起乡村叙述的重任,用优美的文字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正如路遥所言:“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在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才有可能把握住社会生活历史进程的主流,才能使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真正的价值。”事实上,只要当代作家脚踏实地地走进农村这片沸腾的土地,扎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探究新农村建设纷繁嬗变的深层本质,感应农村变革现场的鲜活脉动,就能够激发起强烈的创作冲动和热情,奉献出真正的精品力作。(作者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农村文化研究所所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