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动人才发展政策创新,竞相推出各具特点的人才发展新政策,政策亮点频现,新政策产生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整体考察各地人才发展新政策,不难发现,政策创新的高度、宽度乃至长度都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政策创新着力点把握的不好。
无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市、无论是开发区还是县区,人才政策创新的着力点普遍局限在给票子、给房子、拼待遇、比实力上,竞相攀比,水涨船高,几乎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导致各地人才政策趋向雷同,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突破,缺乏全局的、整体的、系统的、长远的战略谋划,对影响人才事业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价值取向、文化理念、生态环境等普遍顾及不够,这样,就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才队伍综合实力增强和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鉴于现阶段人才发展政策创新现实状况,笔者认为,人才发展政策创新需要切实把握好以下五个着力点——
必须坚持以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实现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同样也应该是人才事业发展的最高命题。因此,人才发展政策创新必须坚持做到:把依靠人作为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根本目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切实尊重人才本性。实现人才与社会、人才与自然和谐一致,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协调发展。没有人才的科学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才发展政策创新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紧紧围绕人才资源全面开发和人才队伍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以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根本目的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体制和机制决定着人才事业的活力与成效。体制问题的核心是职责界定,明确各方面各部门人才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发挥多个积极性,既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领导地位,更要改善党对人才工作领导方式,促进体制内外各类人才平等一致、共同发展。机制问题的核心是运行方式,包括怎样发现人才,怎样评价人才,怎样吸引人才,怎样培育人才,怎样使用人才,怎样激励人才等。建立起完善的良性人才发展机制,对于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竞相迸发创造活力、尽情施展聪明才智,至关重要。
必须坚持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为基本要求
环境是凝聚力,环境是吸引力,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生产力。良禽择木而栖,环境好,人才聚,事业兴。环境劣,人才散,事业衰。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好了,坏人无法做坏事。环境不好,好人无法干正事。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中国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创业平台宽广、创业机会多多。中国紧缺什么?中国当前最紧缺的是良好温馨自由宽松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人才环境建设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人文环境,二是法治环境。人文环境要宽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鼓励尝试,褒奖成功,包容失败,允许再来。法治环境要规范,尤其是要保护好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各种侵权、欺诈、剽窃等不端行为。
必须坚持以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为评价标准
以用为本,是中央确定的人才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该确立为考评人才政策绩效的重要准则。人才不是花瓶,人才不是摆设,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的贡献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人才政策先进与否的核心指标。人才政策创新必须体现向高端人才倾斜,向关键人才倾斜,向创新团队倾斜,向创业者倾斜,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激情,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才聪明才智,最大限度提高人才使用效能。
必须坚持以推动人才特区建设为重要平台
过去30年中国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大大小小的经济特区,未来30年中国发展的主要引擎将转变为各具特色的人才特区。人才特区在新一轮中国经济社会再度跃升中将会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样,人才特区在中国未来人才事业发展进程中也将会发挥着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人才发展政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好人才特区先试先行作用,及时总结人才特区的实践经验,进而向全国辐射。
总之,本文探讨的是人才发展政策创新着力点,而不是人才发展政策创新的具体内容,意在厘清思路,找准方向,聚力推动创新。思路决定出路,找准了人才发展政策创新的着力点,人才发展政策创新才能进入更高层次,达到更高水平,产出更大绩效。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