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事关“中国梦”的实现。重庆科技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中建立了就业促进“四大机制”,确保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名列重庆市同类高校前列,连续三年获得了“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一是强领导,抓制度考评,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保障机制。学校把学生就业放在人才培养的整体格局中思考和谋划,坚持实施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院系各负其责、全校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重庆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暂行)》和《重庆科技学院关于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暂行)》。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奖惩力度,加大财物投入和经费保障。
二是重质量,抓培养方案,健全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全程良性互动机制。就业状况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状况的“风向标”和“显示器”。为此,学校提出“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的工作指导思想,狠抓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完善了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编写专门的就业教案和教材,将就业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贯穿始终,使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接受到科学完善的就业和职业教育;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学生200个创新创业项目。2012年,我校获得教育部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资格。
三是重特色,抓两业两域,健全完善持续稳定的就业市场拓展机制。学校重视特色凝炼,不断强化学校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和安全监管领域、重庆地域两业两域办学优势,健全完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雪球模型”就业市场拓展体系。其核心市场为各大石油单位、各大钢铁企业、重庆安监领域和重庆地方企业,这部分就业市场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截至2012年底,学校在两业两域建立就业基地211个,计划到今年底再扶持300个基地。
四是重服务,抓教育引导,建立规范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学校重视就业服务,狠抓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逐步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321”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三化”,即专业化、全员化、全程化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两贯穿”,即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人才培养方案、贯穿职业生涯规划;“一关注”,即关注特殊群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