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9日 星期三

    传统铜炉铸造技艺“复活”记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9日   05 版)
    题图:陈巧生在雕蜡模。资料图片
    蟠虬钮螭龙耳双龙捧寿盖熏炉。资料图片

        5月18日,在苏州市相城区元和文化创意园内,国内首家铜炉主题博物馆“苏州巧生炉博物馆”建成开馆。走进博物馆内,一款款造型、色泽、大小各异的“巧生炉”陈列其间,虽是今人之作,神韵宛如古物。众多参观者感慨:“古代铜香炉在这里‘复活’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铜炉铸造师陈巧生就成功复原以“失蜡法”为核心的传统铜炉制作技艺,并创造“巧生炉”,使已经断代近百年的中国铜炉文化香火延续。陈巧生认为,“文化来源于生活,对铜炉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也应融入百姓生活之中。不仅仅是教会后继者怎么做炉,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一技艺所体现的悠久历史得到活态传承。”

        复原断代百年“失蜡法”

        出生于1957年的苏州铜炉艺人陈巧生,是家族铜器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主要做铜制日用品。陈巧生自幼就跟随父亲陈如刚学艺,18岁开始做铜匠。一条小船,一副铜匠担,几乎走遍了江南的大小县城。

        因从小接触铜器,陈巧生一直对有着神秘色彩的“宣德炉”情有独钟。中国铜炉文化历史悠久,汉代就已经诞生中国铜炉的鼻祖“博山炉”,至明代,宣德皇帝召集顶级工匠制“宣德炉”,集体智慧使铜炉的制作技艺达到顶峰。宣德炉也成为“明代文房珍玩之首”,600年来受到历代藏家的追捧。

        见识了“宣德炉”的珍贵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掌握传统铜炉铸造手艺,让这一传统艺术魁宝重放异彩。”

        1982年的一天,陈巧生在苏州古玩市场闲逛时邂逅一位老友,老友问他能否做宣德炉,他自信家里世代做铜器,就一口答应。从此,他踏上了漫漫寻访和挖掘之路。

        他闭门不出,一下子钻进去,却发现“太难了,无法用语言表达”。陈巧生介绍,制作宣德炉的核心技术失蜡法,是一种古老的铜器浇铸工艺,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铸成器物。用失蜡法铸造的器物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但失蜡法,自民国时期就已经失传。”

        访遍了各大博物馆、古玩市场,翻遍了无数的典籍、资料,陈巧生逐一摸索出失蜡法工艺的10多道工序,包括制图、雕蜡模、装浇口、上料、煮蜡、烘烤模、浇铸打磨和做旧等,“要全手工制作,做一只香炉要耗时一个月左右,每道工序都很关键,其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漏,否则要一切推倒重来。”

        陈巧生记不得失败了多少回,只记得一直投入没有回报,家当耗尽,过年时小孩连新衣服都买不起。经过数千次试验,最终,以“失蜡法”为核心的传统铜炉制作技艺,断代近百年后,终于在他手上接上了。

        独辟蹊径创造“巧生炉”

        陈巧生做炉,不图快,只求精。因为在他眼里,铜炉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制作铜炉过程中,他坚持采用古老的失蜡法,一模一器,每款器型都单独制模。铸炉过程中除铜材外,还添加银、镁等贵重材料,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过四炼,而他的制炉炉料要经过十二炼,炼后炉质纯细,触手细腻温润,如婴儿肤。

        陈巧生所制作的古韵铜炉,无论材质、器型、皮壳、神韵都与明清宣德炉相似。因此,他的高仿宣德炉,常常在坊间被心怀不轨之人当作真品高价卖出。这让陈巧生伤透了脑筋。上世纪90年代,他将自己制作的铜炉打上落款“陈巧生制”,以防被作假坑人。一时间,陈巧生制作的“巧生款”铜炉闻名于中国铜炉界和中外文物收藏界,连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看后都盛赞“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不仅在国内收藏“巧生炉”成为时髦。2010年,陈巧生创作的水红铜鎏金龙耳瓶、水红铜梅花狮钮熏炉等16件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铜炉作品源于传统,但不能拘泥于传统,要把时代元素加上去,不断推陈出新,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去年龙年,陈巧生突发奇想,利用自己40多年积累的铜炉制作工艺,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创十二生肖铜熏炉。面前的“玄龙”铜熏炉,近看既像麒麟,也如狮子,但恰似传说中的龙子,突出了“龙的传人”寓意。在腹部点香,只见烟从龙嘴吐出,加上肥嘟嘟的造型,十分可爱。“这也是突破自我的一个创举,让‘巧生炉’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创新发展。”

        “活态”传承技艺

        2011年,陈巧生成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虽然“巧生炉”的牌子打响了,但陈巧生还是忧心忡忡:“因为老一辈的铜匠几乎无处可寻,年轻一代耐不了这份苦、累、脏。铜炉制作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再三思考后,陈巧生决定打破“传内不传外”的老规矩,广纳徒弟。去年6月,在苏州阳澄湖畔的圣堂寺,他将跟随他学艺多年的43位求艺者正式收为弟子。

        去年11月,苏州元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陈巧生便决定入驻园内,将原来“养在深闺”中的铜香炉搬出来,创办巧生炉博物馆,“让现代人了解传统铜炉文化和香道文化”。

        占地面积近2500平方米的巧生炉博物馆,主要展示近四十年来陈巧生家族收藏的明清宣德炉和近千鼎“巧生炉”精品。在“巧生炉谱”展区,还展出了制铜模具,包括民国时期的陈氏家族曾经用于制作民用铜器的泥模和当代制作铜炉的蜡模。此外,馆内还复原了商周、汉唐、明清等典型时期的铜炉陈设和应用环境,并专门开辟区域,用来活态展示“巧生炉”制作技艺。

        现在,除了制作新“巧生炉”,陈巧生每天都抽出时间待在博物馆里,自己担当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每个炉子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