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7日 星期一

    “停工护燕”体现对自然的尊重

    作者:胡印斌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7日 02版)

        据媒体报道,河南新郑一在建工地的基坑日前引来上万只崖沙燕筑巢育雏,成千上万只燕子在4米多深的大坑上空翔集。为保护燕子繁育,当地决定暂停这一村民回迁住房项目施工,等到雏鸟学会飞翔能外出觅食再行建设。这一“人与自然的互动”引来一片喝彩,网友称新郑“是一座有爱的城市”。

        从照片看,裸露的土层断面上布满数不清的拳头大小的洞穴,场面十分壮观。过不了多久,这些洞穴将迎来数不清的雏燕上下翻飞、轻吟浅唱。那意境,想来让人为之动容,“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用在这里贴切得很。

        崖沙燕为什么选择在工地基坑断面筑巢?很简单,这些断面与其习惯筑巢的泥质沙滩或土崖接近,当自然的地形地貌难以寻觅,人工造成的土层断面就成了必然选择。这些年,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侵蚀、影响崖沙燕的家园,使得它们只能在人类活动的间隙,寻觅一处暂时的栖身之所,尽管工地基坑的断面并非最理想的育雏之地,但这里可以安放老燕,孵育新燕。

        在此次“停工护燕”中,热心市民、媒体、动物保护组织以及相关专家主动参与、呼吁护燕;施工方也非常配合,宁可承担延误工期的损失,也愿意避开燕子的繁育期;等待回迁的村民也愿意为了燕子,多等待些时间。凡此种种,均体现出人类面对自然、面对生命的良知和爱心。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共识,才能出现这样温暖的良性互动。

        与燕子育雏相比,施工建设毕竟还有替代方案,这一刻退让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大自然的尊重,还有对人类自身的爱。对沉迷于高速发展、大拆大建的人类而言,一个丰富、鲜活的自然界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自然的爱的施与,终将作用于人类自身。

        值得思考的是,去年新郑的工地上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当时也采取了停工保护的措施。只是,年年“停工护燕”,有没有可能让燕子有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家?

        可以说,基坑断面那一个个洞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面镜子。那里面,当然凝聚着新郑市相关各方的殷殷爱心,却也有着更为深长的期待。小而言之,这是一个鸟儿找窝的事件;往大里说,则牵涉到如何以切实的生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命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