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食药监管总局通报检查情况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25日   04 版)

        7公司违法违规,4批次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物,3家批发市场问题突出——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记者詹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日前启动打击保健食品“四非”的专项行动中,组成20个检查组,分赴15个省市18个地区,对11家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对228批次保健食品进行了专项抽检,对3家保健食品批发市场进行了暗访。今天,国家食药总局通报了相关检查情况。

     

        在对11家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中发现,深圳市三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伪造公章生产经营假冒保健食品,广东长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市康宁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仁康药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彤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金秀圣塘山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荣成百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在重点针对减肥类、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和辅助降血压等保健食品的采样检查中,检出4批次存在非法添加药物。例如,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药材公司东郊大药房采样的,标示为河南泷鑫金玉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灵芝糖肽(国食健字G20041475,生产批号120702),检出苯乙双胍、格列苯脲。在陕西省西安市杨凌怡康医药超市采样的,标示为咸阳万隆保健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委托陕西省科学院制药厂生产的智友牌力加力胶囊(国食健字G20040825,生产批号121208),检出他达拉非。

     

        在对北京十里河保健食品批发市场、山东济南市保健食品批发市场、河南郑州航母城保健食品批发市场进行的暗访中发现,这些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销售的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混乱、违法宣传问题突出甚至销售假冒的保健食品等情况。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在通报中称:“有的经营者明知自己经营的产品为假冒伪劣保健食品,但受利益驱动,将合法产品置于明处,非法产品置于暗地。”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表示,已责成相关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既要从重从快,也要依法规、按程序一件一件处理到位”。假冒的保健食品,一律下架封存,监督销毁,同时要追查源头,该移交司法机关的必须移交。对违法添加的产品追查源头,非法经营的,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的上限处罚;能查实生产企业的,要依法按程序进行查处;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涉嫌犯罪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3家保健食品批发市场进行全面清查,对违法违规的产品下架停售,追根溯源。对发布保健食品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宣传的,一律移交工商部门。

     

    保健食品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记者詹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示,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要注意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药到病除”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以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健康讲座”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免费活动”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权威证明”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如“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指出,人类肠胃如果每天定植高活性、高含量的双歧杆菌,那么人类将可以与肠胃病绝缘,人类寿命有望达到140岁”等无法证实的虚假广告内容。

     

    “专家义诊”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